趙淮中等人在街上走了片刻,發現涇陽縣的大街小巷之中,有不少身穿黃褐色寬袖長衫的人四處走動。

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腦門光潔,沒有頭髮。

趙淮中發現這些人以後,心頭微動。

在華夏的歷史中,釋家是到了漢朝,才從古印度傳過來的。

但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始皇帝時期,便有沙門室利從古印度來華傳教,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有相關學說流入華夏。

只是當時的華夏百家爭鳴,思潮此起彼伏,根本沒有釋家的立足之地。

且始皇也對釋家不喜,甚至有些排斥,故而入華傳教的釋家思想並未開枝散葉,最多不過是和當時的一些主流思想相合,衍生出了釋家的分支教派。

一直到漢朝,釋家才逐步深入華夏,至唐而興。

趙淮中此刻在涇陽縣的大街上,看見的這些身穿黃褐色寬袖長衣的人,就有幾分釋家的形貌做派,光頭垂目,應是釋家學說流入華夏,所形成的分支流派。

“根據府內所得訊息,涇陽縣因為修繕水利,人員聚集,近來便有不少此等形貌之人,來傳播教義。”

趙淮中出行到涇陽,夜御府的精兵悍將也跟過來不少。

裴育,慕晴空,夏辛等人都在,說話的就是慕晴空:

“這些傳播教義的人,入我秦境後很守規矩,有時還主動幫危扶弱,所以府內目前只是在關注這些人的動向,並未阻止他們行事。”

趙淮中點點頭。

不久之後,一行人往住處返回的路上,辛武低聲道:“有人跟著咱們。”

趙淮中早感覺到有人尾隨,且透過意識感應,清晰的將對方的形貌倒映在心底。

這是他突破聖人境後,體內的‘它’也跟著成長,新出現的精神層面變化。

在趙淮中的感應中,跟在後邊的人,容貌蒼老,膚色古銅,有一對細長的白眉,高鼻深目,眼神矍鑠,身穿黃褐色寬袖長袍,身量高大。

正是在街上傳播教義的那些人中的一員。

這人敢公然現身,跟在隊伍後方,顯然不是要做蓄謀行刺之類的事情。

趙淮中打算等著看對方要幹什麼,臉上不動聲色。

一行人走到居住的行館外,身後那尾隨的老者似乎確定了他們的身份,緩緩開口道:“前方可是大秦儲君?”

————

注①:考慮到這個世界有妖魔,又逢亂世,所以在三教的設定上,把主殺伐,妖魔也可修行的截教體系從道家分離出來,引用替代了釋家。

加上正好是殷商以後,和神話體系結合的題材,截教和世界觀也很契合。

還有書友建議我自己創造一個思想流派,我要有這本事,還會待在地球嗎?

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