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驚了(第2/3頁)
章節報錯
趙淮中愣了下,心忖倒是相當公平,一人一句,相互詢問感興趣的東西。
他想了想,問道:“我歸秦後才接觸修行,有諸多不解,正要請穆大家為我解惑。
不知諸多修行品類有什麼根本性的差異?”
穆陽靜從容道:“修行是沒有根本差異的,都是為了探索自身,在人與天地間尋找更深層的平衡,也可以理解為是在追尋生命的延續。”
又道:“大秦最為熟知的修行品類,應是呂不韋的雜家一脈,還有法家。
以這兩大品類來說,雜家乃是呂不韋觀悟各家體系,而後匯總其中精要,走出來的道路。”
趙淮中微微點頭,雜家一道呂不韋是集大成者。
穆陽靜說的法家,則是當年商鞅攜法經入秦為相,將法家的全套修行方略和核心思想,都帶到了大秦,成為秦改革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穆陽靜續道:“世人都以為雜家是東拼西湊,沒有自己的核心思想,實則不然,雜家的核心是實用,採集精要,成就自身。
這也是呂不韋在大秦為相,處理政務的核心主張。
大秦以實用為根本,強兵富農,故而才能國力日盛。”
“雜家的入門境界,參考的是儒家經典,中正平和,境界名為書山百卷。需多讀古卷,領悟揣摩卷中真意,明白自身修行的目標,便能自然感應到天地間的一股氣機,成就雜家第一鏡。”
“雜家入門的百卷境之後,呂不韋又參考法家之術,將百卷境的積累轉化為力量,以法為用,是為法刑境,可以借用天地之力懲戒妖魔,立意深遠。
雜家品類,一路修行,而後分別借鑑了陰陽家推演觀星之術,名為術數境。
到了這一步便能推演預測,進一步開發自身潛力,修行精深者甚至能預測吉凶。
再往上則分別是道家的玉樓境,我農家一道的摘花境。
還有縱橫家的法言境。
如此種種,逐步往上,一直到雜家第九層的小虛境。
及至最終,將此前九層境界融於一身,成就自我,便能突破至聖境。”
穆陽靜以雜家舉例,深入淺出的涉及各大修行品類的特點,讓趙淮中首次對三教九流的修行體系,有了相對清晰的概念。
這次真是沒白來…趙淮中暗想。
“不知每層境界的難度如何?需時多久可作突破?”
“每一種品類的每一個境界,皆突破不易。有人終身為初境修者,難做寸進。”穆陽靜感慨修行的艱難。
我顯然是個特例,完全沒感覺到修行的難度…趙淮中思忖。
這話他沒敢說,太招人恨了。
然後便輪到穆陽靜再次詢問嫁接一事。
一個下午的時間,在趙淮中和穆陽靜的傾談中迅速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