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會在虛空中越走越遠。”

“吾有一個時期,也曾醉心於天道,想探索修行的盡頭,尋求大自在,後來隱然覺得方向可能有問題,才收斂心念,化出三身,各自從事不同事,也是對前方道路的不同探索方式。”

鄒衍和荀子若有所思。

莊周換了個話題:“此番秦皇和天庭之主的交鋒,恐怕會撼動天庭根本。”

呂不韋坐在一邊,如同小學生般聽幾人交談。

聞言不解道:“陛下並未擊殺天庭之主,甚至未曾全勝,為何莊聖認為能撼動天庭根本?”

孔子慢吞吞道:“你不知仙界形勢,所以看不破其中關鍵。”

“天庭是遠古傳承,在遠古人、妖大戰時期,於人族有大功,是初代天庭之主擊殺了當時力量強絕一時,已晉升不朽的初代妖皇,人族自此崛起。”

不朽不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殺死嗎?最多隻能鎮壓,怎麼初代妖皇會被斬殺?

呂不韋心頭生出疑問,又不方便打斷孔聖人的敘述,便側耳接著往下聽。

“天庭自那以後,便在人族確立了無上權威,漫長歲月以來一直號令三界。”

“初代天庭之主以後,傳位其子,其孫,而後才是現在的天庭之主。”

“初代天庭之主斬殺妖皇不久,自己也傷勢復發而死。

還有一種說法是他消失了,不確定是否已死。”

“到了上古時期妖族復興過一次,當時多有謀劃,與我人族再次交鋒,第二代天庭之主也和妖族交鋒而死,再到第三代,便是現任天庭之主之父。

殷商時期,第三任天庭之主也因為某些變故受到重傷,遂退位給現在的天庭之主。

這一任天庭之主銳意振興天庭,要恢復其祖的無上威望。

不過天庭常年把持帝權,逐漸被權力腐化。從三代天庭之主開始便多有弊端,當維護秩序者開始破壞秩序,造成的破壞力有多大,不難想象。

以往沒有其他選擇,縱有其他心思,也都隱而不發!”

孔子好為人師的循循道來,給殿內的大秦群臣普及歷史課。

他說到這裡,呂不韋等人已經反應過來。

以往沒有選擇,但如今有了趙淮中當‘帶頭大哥’,且展示了足夠強的力量,讓人看見了掀翻天庭的可能性。

尤其是今日一戰,他甚至把天庭之主打跑了。

這就給一些人,諸如闡教,提供了新的選擇。

孔莊等幾人顯然就更願意親近趙淮中,而摒棄‘官僚’作風日益嚴重的天庭。

可以預見,今後會有更多或明或暗的人採取觀望態度,至少不會再對天庭唯命是從。

————

天庭之主走進雲霄宮深處的張家宗廟。

其宗廟入口在天庭的一座宮闕內,宗廟本身則處於一片秘境中。

宗廟主殿懸掛著三張畫像,便是天庭之主的祖先。

其中只有一人是正面像,露出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