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嘗試追溯石碑的因果,但年代過於久遠,所有痕跡都消散了,不可復見。

沒有任何收穫。

石碑上,雖然只是一個背影,卻是一種神念烙印形成的畫面,極為傳神生動。

他身後放著一口棺槨是什麼意思?

是在埋葬什麼人,還是在準備自己的後事?!

把棺槨弄到仙台上,又是什麼用意?

趙淮中忽然記起在祖龍空間的黑暗裡,曾看見過一個古舊簡陋的石殿。

這石碑會不會和那個石殿有關?

兩者的材質,外形,以及從時間上推斷,很像是同一時期的造物。

在遠古,圍繞著仙台柱,圍繞著那個神秘身影,似乎發生過不少事情。

可惜趙淮中現在進入祖龍空間,無法久待,難以靠近那座石殿,不然或許就能解開其中的秘密。

他將石碑小心收好,等以後能在那片黑暗空間裡靠近石殿再說。

數日轉瞬。

四月初。

秦在西北開鑿龍河的事,緊鑼密鼓的進入了籌備階段。

大量秦軍也在往西北聚集。

與此同時,東北方向,李牧率部已將夫餘納入秦地,追繳東胡殘餘亦是屢有收穫。

四月七日。

趙淮中登泰山以昭告天下。

秦地東北夫餘國,變更為夫餘三郡,連同西北城郭諸國,匈奴所在白狼城,盡數併入秦地。

此時秦境郡縣總數,增加為六十七個,遠超歷史上秦的固有國境面積。

還差秦境西線,西南線的部分割槽域,便能讓秦和後世華夏的國土面積重合。

在西北吞併康伊後,國境線甚至還要超出後世華夏的邊境。

————

秦境西南百族,山地連綿。

夜郎,古羌,夷等族併入秦以後,秦在西南增設郡守一職,人選由百族公選,上交秦皇批覆。

而後由郡守領導西南百族,一次任期為四年。

百族則上繳了兵權,除各族的部分私兵,用來自保狩獵,其餘兵馬悉數交給大秦,被打散混編,以圖長治久安。

數年後的現在,西南各族已經放下了併入秦地之初的不安和擔憂。

秦並未過河拆橋,數年來西南各族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持續改善,已經逐步融入秦的制度,對秦也有了更強的歸屬感。

從最初和秦的接觸到現在,大概五年時間,西南各族正在發生顯著的良性變化。

此刻,古羌族所在的羅山城。

“你們要與秦開戰?”羌族首領不可思議地看著面前的一隊月氏商旅。

這支月氏隊伍冒充成商隊,其實是月氏派來秦地摸查情況的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