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儒家大成的人物,在儒家一道上的高度,僅次於創始人孔子,與孟子並列。

他主張“禮法並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被尊為後聖,人間成道, 名傳千古。

他還是辭賦的創始人。

鄒衍則是陰陽家的代表、五行的創始者。

這兩位都是華夏史上,思潮最璀璨的百家爭鳴時期的代表。

從某一角度來說,他們是華夏思想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整個華夏的傳承中擁有無與倫比的地位和重要性。

他們在精神層面的修行,比之莊、孔,老子, 鬼谷子等亦不遑多讓,只是未生在同一時期, 起步略晚,故而暫居人後。

當趙淮中來到觀星樓,能感覺到兩位老聖人體內的氣機與天地相合,運轉不休,呼應著道力的根本。

古聖對應的是金仙,走到這一步,若不出意外,便可與天地同壽。

實際上修行追求的是一種超脫,是對生命的探索。

只不過擁有力量後,往往被用來爭權奪利,被慾望所驅,仙魔也不例外。

此時,趙淮中的意識擴散,還能感覺到咸陽宮的寢殿裡, 女狐狸慵懶地翻了個身,從沉睡中醒來, 睜開了水潤的桃花眼。

她已經重返造化境, 嘴角蕩起千嬌百媚的笑意。

在截教方丈山, 姒櫻和趙淮中同修陰陽混沌妙術後,體內氣機流轉,同樣在突破重返造化的過程中。

觀星樓裡,趙淮中收回念頭。

鄒衍,荀子,狐狸精和姒櫻先後破關,秦在頂層戰力上的人手,也隨之充盈了不少。

“陰司之門……”

鄒衍注視趙淮中取出崑崙鏡後呈現的畫面。

承載地書的陰司之門,正破開虛空,出現在一座叫羅豐山脈的陰間區域。

地書落入羅豐山,準備遁入陰間地脈之下。而承載其歸來的陰司銅門,則開始消散迴歸成為陰間的一部分。

但就在這一刻,天庭率先出手。

一枚玉簡,跳躍出現在銅門上方,拉伸開來,化作一片玉板。

那玉板上攜刻的符號咒文,流溢位縷縷微光。

地書被其光芒牽引,居然停止了隱入陰間地脈的過程。

此時,陰間的天空仙光瀰漫。

有數百天兵天將,在羅豐山上方出現, 懸空而立, 甲冑上的仙光如鎏金般絢爛四射。

“九州卷推算的沒錯,地書果然降臨到了這陰間羅豐山……”

天兵天將的出現,散發的仙光,照亮了陰間幽暗的光線,綿延千里的羅豐山變得亮如白晝,彷彿一輪驕陽出現在山脈上空。

羅豐山範圍內隱藏棲息的陰靈,在仙光照耀下,淒厲慘叫,冰消雪融般消散。

羅豐山外比鄰的一座陰間城池裡,更多的陰間生靈,也在仙光下瑟瑟發抖。

空中,天兵天將的前列,站著三名仙氣凜然,大袖飄飄的仙君。

他們同時出手,想要收取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