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夜色依舊濃重。

但咸陽殿旳書房裡,燈火如晝。

深夜來訪的,是閻羅麾下部眾,上次曾經來咸陽覲見過的陸煥之。

兩方最近走動頗為頻繁,陸煥之被引入書房, 見禮後道:“我家閻羅大王獲知,三界之地,有蟠桃仙根成熟,乃人皇之物,故而遣小的前來問問,想要求取兩顆。”

原來是聞著仙桃味道來的……訊息倒是靈通。

陸煥之又道:“閻羅大王令吾帶來諸多奇珍,以換取仙桃。”

趙淮中說:“朕打算借你家大王麾下陰兵做些事情, 你回去告訴閻羅, 借陰兵若可行, 朕便許他求取仙桃。”

“不知大王想借陰兵多少?”

陸煥之有些驚訝趙淮中會提出借陰兵的請求。

據他所知,人皇麾下,強軍百萬,掌管神州浩土中央,勢力強盛,為什麼要借陰兵?

“一顆仙桃借取五萬陰兵,你回去問閻羅能借多少。”

陸煥之有些緊張的問:“小臣斗膽,請問人皇借取陰兵,耗損多少,用完……可會盡數歸還?”

“耗損多少還不確定,但至多不會超過半數,用完自當歸還。”趙淮中坦然道。

於是陸煥之顛顛地離開咸陽,駕馭陰司車馬,倏忽千里, 回到陰間, 找閻羅彙報此事。

借陰兵,是趙淮中準備用來以陰兵入駐兵俑。

這種組合若可行, 趙淮中便會推動兵俑去攻擊妖族, 過程中肯定會有折損。

因為帶有試驗性質,存在不確定性。

所以趙淮中不捨得用自己的兵,後續準備把兵俑放出去和妖族對壘,以觀後效。

陸煥之走後,趙淮中去上早朝。

群臣開始彙報下轄諸事。

秦境今年的第二次播種,正在展開。

秦境眼下外有妖患,但內部諸事向好。

此外,秦剛完成統一六國後的第二次國境面積丈量和人口普查。

此次國境丈量,由這個年代的首席術數大家張蒼,參與測算主持。

歷史上秦一統六國後,土地面積接近四百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是後世華夏國土的五分之二。

但此次測算,秦的實際國土面積,明顯比歷史同期要大上不少。

多出來的部分,便是近年來地極解封,地脈噴薄增長帶來的變化。

這種變化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快。

華夏曆朝歷代,國土面積最大的時期是元朝,當時把能打下來的地方都打了,甚至擊潰羅馬帝國聯軍,整個歐洲為之震動,基|督世界一片恐慌。

元在西亞還擊敗過十字軍。

要不是有天塹阻路,西南向的印當時也得跪。

其國土直屬面積是後世的兩三倍之多,當之無愧的古代最大的國境。

此時,提及國境面積,趙淮中亦是心緒激盪,感覺手裡的地盤太小,在縱深上有些不利於施展。

此外,這一時期趙淮中開始在秦推行屯田制。

屯田本是漢以後歷代政府為取得軍隊給養或稅糧,而由政府組織經營的一種農業集體耕作制度。

屯田制的好處是組織性強,耕地面積大,應用先進耕作方法,勞動生產率較高,財政收入率也較高,可以進一步富國強軍。

後世的偉人亦曾說過,一支部隊要當兩套班底來用,既能打仗,也能種田從事生產。

這就是後來生產部對誕生的原因。

推動屯田制可以減輕這個年代的農民養軍,和軍隊本身的雙重負擔。

上次老子他們入世,看見趙淮中在親自下地,就是他在推動屯田制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