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對壘。

騎兵漫山遍野。

匈奴中軍之後,攣鞮赫達率領近百匈奴各部首領,駐馬在一座丘陵上,眺望遠處出現的秦軍。

秦軍的旗幟迎風招展,彷彿一道黑色洪流,緩緩而來。

攣鞮赫達注目片刻,以手中馬鞭指了指秦軍方向:“秦人統一中土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竟敢來到草原上與我匈奴騎兵對壘。”

兩軍在草原開闊地狹路相逢,沒有了城池的地利用來固守,是最利於騎兵衝鋒,盡情發揮優勢的戰場地形。

這正是匈奴兵最熟悉,最有把握,最能展示他們精湛騎術,如同狼群分化聚合,靈活多變的遭遇戰。

這種對壘,是攣鞮赫達乃至攣鞮曼,以及他們麾下匈奴各部,夢寐以求的。

“秦人選擇在草原上,迎戰我匈奴各部。。”

攣鞮赫達的聲音陡然陰厲起來,喝道:“此戰若不能勝,吾等愧對生養我等的草原,愧對我匈奴各部三十萬勇士。”

“來人!

平原衝陣,需謹防秦軍先以箭矢,對我軍展開襲射。傳令前軍, 騎陣分散, 從多個方向同時圍襲秦軍,令其箭矢等器械無用武之地。”

匈奴各部將領轟然應諾,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

攣鞮赫達興致高漲,腳踩馬鞍,屁股離開馬背,呈半站立的姿態, 遠眺前方。

兩軍越來越近。

秦軍已經開始變化陣列, 放緩了速度。

前方,匈奴騎兵也在疾馳中變化陣型,靈活穿插,猶如狼群圍獵。

而隨著他們的馳騁, 蓄力, 對秦軍的不斷接近,氣勢越來越猖狂!

匈奴各部在疾馳衝陣的過程中,仰天發出狼叫般的嘶嚎, 還有些匈奴人純以雙腿控馬,甚至在馬背上變化出眼花繚亂的動作,以此來展示他們的馬戰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心裡威懾,想要壓制秦軍。

所有匈奴戰士,都採取分散佇列。

他們的馬和馬之間,保持距離,以此來應對秦軍的弓弩齊射, 減少傷亡。

攣鞮赫達緊盯著戰場, 隨時準備應對秦軍的變化:

“我軍陣列分散,憑速度, 秦軍最多隻能發出一輪齊射, 就會被我匈奴大軍衝到近前。”

咚!

秦軍大陣後方,驀然響起戰鼓擂動的聲音。

本來已經放緩速度的秦軍, 紛紛勒馬停定。

所有秦軍在停滯的同時收攏陣列, 披重甲的騎兵來到最前方。

而每兩個重甲騎兵中間, 各自留出一個身位的寬度。

從他們讓出來的位置, 插上來的是盾甲兵。

他們推重盾橫在身前,盾體的下端尖利, 藉助盾牌本身的重量,深插在地面之下, 瞬間就形成了一面近人高的盾壁。

遠遠看去,秦軍的黑色盾牌陣,整齊的讓人髮指,組合並列,密不透風。

秦軍以每萬人為一個方陣,整個秦軍陣列,形成了一個長達數里的橫斷面,其壯觀處讓人難以想象,尤其是在甲冑和兵戈的碰撞聲中, 鏗鏘震耳,彷彿有著令人心悸的魔力。

咸陽殿裡, 呂不韋透過照骨鏡副鏡旁觀戰場的軍陣變化,竟然有種雞皮疙瘩瞬間起來的感覺,胸膛間一股氣息激盪, 無法自抑。

兩百丈!

兩軍的距離迅速拉近。

秦軍陣列後方,戰車上站著主帥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