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你是應運而生的王,自九年前開始,你身上的氣運突然變化,命數變得無始無終,再不受任何束縛。吾也看不出秦王的命運走向。

但可以確定秦皇你的氣機貴不可言,位列中央紫氣之首,所以四方皆有覬覦之輩,想吞噬中央紫氣。

秦皇未來仍有大劫,一次比一次嚴重,至少四次,對應四方,都度過去才可穩坐中央,成就前人所未有的偉業。”

諦聽說道:“秦皇還要注意保護好身邊的人。”

趙淮中輕哂了一聲,這番話是算命的套路,說了等於沒說。

有哪一次戰鬥不是劫數,輸了都得殞命。

層次越高,對手越強,不進則退,落敗就是身死魂消的下場。

“吾要走了,若是錯開了合適的氣機,吾的安全就要受到威脅。”

諦聽甩了甩尾巴,和來時完全不一樣的離開方式,一頭扎入大地之下,瞬間消失無蹤。

諦聽走後,趙淮中卻是在思忖起來:我這段時間好像有些輕視匈奴了,這幾年朕和大秦,力量都在飛速遞增,似乎有些小膨脹。

其實不論是鄒衍早年的預見,還是真正的歷史上,包括剛才諦聽展示的畫面,匈奴一直都是中土最大的禍端之一。

歷史上的匈奴為禍尤烈,屠戮劫掠中土人口以百萬計。

以秦漢兩朝之盛也沒能完全消滅匈奴,可見其勢。

現在的秦打匈奴肯定沒問題,但也不能輕敵,平白增加損失……趙淮中略作思忖,遂提筆下詔,下令往北境集結兵力。

讓朕看看,匈奴都有些什麼變化。

六月中,更多的秦軍開始往北境集結。

各類軍械運輸,亦逐步往北境匯聚。

趙淮中親自下詔,任李牧,廉頗,蒙恬為帥,兵分三路,分別鎮守九原,代城,漁陽三郡,三點連成一線,便是整個大秦北線,既能相互呼應,也可同時出兵,直取匈奴。

這三人正是歷史上打匈奴最厲害的將領之三。

六月末的時候,老子和孔子等眾聖聯袂降臨人間。

幾位人族大聖不想驚動過大,是悄悄下來的。

他們下來的時候,趙淮中卻是不在咸陽。

他正在關中平原視察,今年的收成不錯,稍後還有一次秋種,田間地頭,已經在做秋種的準備,一片忙碌景象。

自三年前開始,秦就全面推廣水稻種植。

三年過去,水稻已逐漸在各地鋪開。像咸陽周邊的地域,氣候,溫度可以嘗試一年兩種。

以往秦軍精銳,需十戶,甚至二十戶養一精銳軍卒,重甲騎兵的消耗則要更多。

但近年來,這個數字正在連年遞減。

眼下重甲騎兵,也可八戶養一卒,主要原因便是秦的農耕,物做,民生都在不斷的增長提高。

民眾富庶,養兵的負擔自然對應減少。

所以秦能支撐起連年征戰,而國庫不崩。雖然好幾次都在崩盤邊緣,但終究能橫掃六國,一統中原。

老子,孔子等幾人,在荀子,鄒衍陪同下,看見趙淮中的時候,他正站在一片茫茫無邊的地頭,親自下地參與耕種。

“秦皇居然親自務農。”

“我只是做做樣子。”

趙淮中從地裡走出來,坦然笑道:“民生是基礎,但很多人不願從事農耕,朕親自帶頭,對務農是個很好的推進作用,誰讓朕在秦人當中,聲望沒法替代來著。”

他將視線轉向孔子,老子以及他們身邊站著的另外兩人,心忖:這次可真是大佬齊聚。

Ps:求訂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