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傳出,燕人舉國震驚。

“報!秦軍北路李牧部,日行近四百里,按其速,兩日內可逼近居庸關。”

燕王喜滿臉驚色,這才開戰一天,聽到的全是噩耗。

居庸關就是國都薊城以北的最後屏障和防線,居庸關若被破,燕人國都就會暴露在虎狼強秦的攻勢之下。

慶幸的是,居庸關乃天下九塞之一,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秦軍再厲害,短期內也休想破關。

此後,李牧率軍持續推進。

秋風蕭瑟的十月末,李牧帶領三萬秦軍兵逼居庸關下。

太子丹應對秦軍的策略非常清晰,就是集聚全力,收縮防線,憑武陽,居庸關,國都薊城來構築抗秦壁壘。

收縮防線,據城堅守,是以弱打強,有效限制秦軍,揚長避短的良策。

太子丹的策略沒毛病,燕軍也非弱旅,這幾日在武陽和秦軍對壘,也確實有效的貫徹了事先制定的策略。

唯一的意外來自於北路的李牧,推進的太特麼快了。

秦軍入燕境,兵鋒直指國都薊城的訊息傳出,太子丹不得不安排部眾前去增援居庸關,既為了安其父燕王喜的心,也是為了力保居庸關不失。

居庸關若破,太子丹制定的防線也就失去了意義,燕人將有亡國之禍。

太子丹在武陽沿線城池,囤重兵達十五萬,是燕人舉國的半數兵力以上。

此時決定抽調五萬部眾,馳援居庸關。

他派出的將領持兵符,從武陽城東門出城,在城外遭遇秦軍堵截,雙方廝殺後,才成功破圍,而後持兵符,沿途從燕人防線各城池抽調兵力,往居庸關增援。

那領了太子丹命令的將領,沿途聚集燕軍,歷時三日,方趕到居庸關。

居庸關首將為燕將秦戟,生的身形高瘦,面容略顯陰鷙,左臉顴骨上方有一顆黑痣。

從造陽一路逃離的潰將劇鹿也在城內,他在逃遁路上被射瞎了一隻眼睛,頭纏白布,提及秦軍又恨又懼。

眼見太子丹派遣的援兵過來,劇鹿和居庸關守將秦戟,開城門讓援軍入城。

三員燕將匯合,來到城頭,觀望城外李牧所帶秦軍兵勢。

秦軍正策騎在城下徘徊,隨時可能攻城,秦戟皺眉觀察,憤恨道:

“這些秦人蠻子,四處侵略,當真可恨,燒沸水,箭矢淬毒,其若敢攻城,傾倒沸水,放毒箭……”

秦戟話音未落,突然感覺眼前劍光一閃。

太子丹派來援助他的將領,竟然拔劍往他劈來。

這一下突兀之極,又近在咫尺,秦戟全無防備,頓時人頭飛起。

一側,劇鹿差點嚇癱了,大駭道:“樊於期,你瘋了?!”

沒錯,太子丹派來援助居庸關的將領,正是秦人降將樊於期。

樊於期是早在攻趙時,就由趙淮中憑藉對歷史走向的預知,提前作弊埋下的後手。

當時樊於期在戰場犯錯,正是被李牧調兵遣將,燒燬了秦軍數萬大軍的軍糧。

做戲做全套,那時候趙淮中為了埋下樊於期進入燕地,而不留破綻,被燒的大部分是真糧草,所以誰都沒看出那是計策。

趙淮中當時已經開始算計未來奪燕的計劃,隨手埋了一顆釘子。

此後數年,樊於期逃入燕境,認真帶兵,屢獻良策,毫無異常,這才一步步取得太子丹信任。

戰爭向來是成王敗寇,不講人情。

樊於期進入燕地,等的就是這一天,立功歸秦。

居庸關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易守難攻,樊於期此舉,至少可節省秦軍數萬軍力長期圍困攻伐居庸關的消耗。

眼前,居庸關首將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