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副將邊走邊打量廉頗身畔的隨員:“將軍這兩名隨員,身上所披玄甲,是精鐵所鑄,外掛青銅甲葉,以便於祭刻防禦陣紋?

裝備如此精良,將軍這些親兵,在秦算是幾等兵卒?”

廉頗邊走邊道:“他們在秦算是乙等上的精銳,可常年配甲,吃軍糧,不用務農。

他們之上還有三等甲字科秦軍!

大王重兵伍,大秦最精銳的是名為龍甲,玄甲兩部禁軍,目前百萬秦軍,入選者不過千餘人。

這千餘人……才是真正的強軍,你等若能入秦,日後自有見識的機會。

秦稍弱一等的甲等兵卒,為大秦禁軍,皆為百戰老卒,所謂大秦虎賁,便是指他們,總數在十萬上下。

這十萬軍若由我廉頗統率,足可戳穿當世任何一國的防線,天下無人能擋!”

膀大腰圓的副將笑道:“聽起來將軍像是在讚譽自己的統兵能力。”

廉頗不理他,自顧道:“與大秦禁軍並列的,還有夜御府的神府軍,人數在三萬左右。

以上精兵,沒有大王所賜兵符,誰也無權調動。

再次的精銳,散佈在各軍之中,王翦,蒙驁等大將麾下皆有,多則十數萬,少則數萬,都是追隨他們征戰天下的悍卒。然後才是我麾下這些兵衛。

不過我廉頗入秦不過兩年,吾所統帥兵衛,進步速度最快。

吾的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讓麾下精銳,成為大秦甲字科強軍中的一員。”

廉頗頗為傲嬌的揮了下手,對於自己帶兵的能力,顯得十分自信。

膀大腰圓忽然壓低聲音,問廉頗:“我聽說,楚人大將項燕被秦王派去挖渠了?

外界所傳,秦王素來求賢若渴,怎地平白錯過了楚人大將?”

廉頗搖頭:“大王如何想的,吾哪知道。”

說話間,便來到了咸陽殿,近臣劉琦,一身黑色帶暗紋的內侍長袍,親自出來迎接,在前引路。

此時隨員便在宮外等候,只李牧和廉頗跟隨劉琦,得以進入咸陽書房,覲見大秦之主。

正午的陽光,絢爛明媚。

書房兩側窗戶敞開,涼風習習。

趙淮中身著黑色王袍,坐如勁松,不動如山。

李牧進來的一刻,他恰好放下手中玉筆,抬頭看過來。

當年匈奴攻趙時,趙淮中尚且是大秦儲君,但和李牧曾透過書信,溝通兩家聯兵,以圍殺匈奴部眾。

後來秦軍攻趙,趙淮中又有手書送給李牧,明言趙將亡國。

趙亡國後,趙淮中的法身還曾親自去軍營見過李牧。

所以兩人並不陌生。

李牧對趙淮中的印象,有些複雜。

現如今世人對趙淮中評價不一,有人認為秦能連滅四國,主要是因為秦人數代積累,唯時勢爾,並非當代秦王之功。

但更多人則認為秦王有不世雄才。

李牧的看法更為中肯,秦王趙淮中,和秦人積蓄數代的國力,軍力,共同構成了秦此時的強盛,缺一不可。

若是非要比較哪個更重要,在王權主導一切的年代,當然是一個英明的君主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