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以往數次,秦滅國後, 已經有過類似變化, 燕王喜早有準備,將仙台柱壓在燕人的王宮下。

上方放著燕人的國璽, 以整個大燕的氣運鎮壓, 仙台柱才沒有破空而去。

但燕王喜臉色凝重,在仙台柱的波動逐漸平息後,看向身畔的太子丹。

殿內,只有他和太子丹兩人。

“楚人曾鼎盛一時,國土廣袤,冠於七國,但仍難逃被秦所滅的命運。”

燕王喜一身暗藍色帝王袍,在殿內負手而立:

“秦如今已經先後滅趙、韓、魏、楚四國!中土神州,大半落入秦人之手。不日間,秦必來攻我大燕。

我兒以為,我大燕當如何應對?”

太子丹躬身:“別無他法,唯自強自救爾。”

燕王喜冷笑:“自強就能抵禦虎狼強秦?就能抵禦那大秦之主,天下第一的秦王?”

“秦人如今兵鋒之盛,披甲百萬士,豈是一句自強能抵消的?”

太子丹沉吟:“兒還有一策。”

“說。”

“如今秦人兵鋒鼎盛,兒以為既然不能力敵,則我大燕當早做準備,一方面聯齊,甚至是聯絡匈奴以抗秦。

更重要的是,不妨另尋生息安居之地!”

燕王喜神色微動:“我兒之意…是開拓新的國土?

若秦人來攻,而我大燕不敵,或可遷居?”

“無奈之下,唯能如此。”

太子丹:“我大燕國境,繼續往東、北兩個方向,仍有宜居之地,可開拓國境!”

“早年我大燕得海底仙墓,獲得海船製造術以及近海的海圖,有辰韓(後世高麗)等國,位於海外,我大燕不妨攻伐這些所在,作為後路。”

歷史上,戰末秦初便有各國逃避苦役者,而遠走海外。

此時迫於秦的強大壓力,燕人不得已生出避禍的心思,打不過秦,但是可以欺負周圍的鄰居,多佔其他土地,倒也不失為良策。

萬一秦人打過來,也好事先留個退路。

————

宗廟石殿。

修行中的趙淮中,吞吐天地氣機,體內諸多秘竅光曦四溢。

經過這些時日的沉澱,體內的外掛又如上次般,吸收了丹田仙魔泉的全部法力,而後蜷縮成球。

隨著他的呼吸吞吐,外掛忽然間將吸收的法力釋放出來。

雄渾的法力洪流,剎那奔騰,震動全身。

他的體內,每一個細微處,都受到法力的融入,洗禮,瑩瑩發光。

沿著他背後脊柱上行的法力壁壘,再次攀升了一小截。

如果將修行的每個大層次,細分為前中後三個小階段,大概外掛每次積蓄力量,而後釋放出來形成的衝擊,都能幫他破開一個小關隘,讓他在修行上始終保持突飛猛進的速度。

一個時辰後,夕陽向晚。

石殿裡,趙淮中結束脩行,睜開眼。

他口中籲出來的氣息,如同一條遊曳的小龍,在口鼻間出入數次,而後才回歸體內。

他在剛才的修行中,意識下沉,嘗試再次觀想地脈神龍。

隨著修行的增長,那神龍也比以前觀想的要更為清晰,氣息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