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末的時間,咸陽殿書房。

趙淮中目光掃視:“眾卿以為,將攻楚的時機提前,此刻就與楚全面開戰,是否可行?”

下首坐的是呂不韋,韓非,李斯,尉繚,掌錢糧的治慄內史,少府等大臣。

剛結束的朝會上,群臣已經議過一次,關於攻楚之事。

看近日秦軍頻繁調動的趨勢,就知道趙淮中動了全面吞楚的心思。

不然不會調動王翦從西線出兵,毅然殺入戰場。

早朝散了後,他又在書房舉行小朝會,召眾臣議事。

原定的攻楚計劃,是在消化攻魏所得後,再以雷霆之勢,全面攻楚,否則魏地新降,唯恐生變。

且兩國開戰,消耗甚大,大秦滅魏以後,也需要喘息蓄力的時間。

再則士兵也不是鐵打的,久戰必疲,同樣需要休息。

“當前我大秦的糧谷儲備還好,但國庫吃緊,請大王三思。”治慄內史低眉垂目的道。

國庫吃緊就是沒錢。

“與楚開戰,燕人蠢蠢欲動,若燕再參戰,我大秦的錢糧等物消耗,怕是無法支撐。”

呂不韋雖然是趙淮中的‘信徒’,但冷靜分析利弊,顯然也不贊成在此時攻楚。

呂不韋話罷,垂垂老矣,不過精神矍鑠,司掌宗室各類收支的少府道:

“距離滅魏不過兩月,當前開戰,實非良機。

請大王三思。”

尉繚出言道:“拋開其他原因,單從兵勢上看,此刻與楚戰,其實是個絕佳的機會。

我軍將楚人主力牽制在東線,西線廉頗,王翦皆為名將,兩人相合不過三日已連下楚人兩城。”

趙淮中沉吟沉吟:“之前寡人要防妖,很多東西都留作應對西線,防止情況變化。

現在,寡人已將銅人,厚土珠等物賜予王翦,廉頗等西線秦軍,用於攻城。

如此即可節省軍力,也能更快破城。”

大王是鐵了心要攻楚……呂不韋等人心忖。

又來了…少府和治慄內史滿臉愁苦,好了沒兩年,又要開始過節衣縮食的日子。

從他倆的視角來看,當代秦王趙淮中樣樣都好,就是窮兵奢武,愛打仗。

有點錢就幹一場。

“大王,當前形勢,不如採折中之策。”

呂不韋諫言道:“楚地地形,近方,以西南土地最廣,而其國都壽春近其國境中部偏東,此刻我軍在西南向戰局最佳。

大王要攻楚,不如以西南為側重點,迅速蠶食佔領楚人土地。

東線囤兵,但只做佯攻,牽制楚人,則既能攻楚,也可減少我大秦自身消耗。”

趙淮中略事思索:“呂相所言甚合寡人心意,就這麼辦。”

趙淮中要搞一言堂,誰也不敢多嗶嗶,都絞盡腦汁的隨著他的思路琢磨上哪弄錢,支撐開戰。

小朝會散了,滿朝文武就開始到處湊錢。

會來事的呂不韋等大臣,已經主動解囊,去國庫捐錢,充盈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