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講修行,已推演出全部(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知道趙淮中入寢的時候,不喜歡有人在附近伺候,正和辛武站在稍遠處的廊道轉角處避雨。
看見趙淮中,劉琦小跑上前,問道:
“大王今早要用些早食嗎?”
“嗯。”趙淮中應了。
他不是每天早上都吃東西。
修行到了他如今的層次,食氣而生,口腹之慾,更多的是一種作為‘人’的習慣和享受。
趙淮中到哪座寢殿留宿,宮裡的廚子,便會在凌晨到哪個寢殿伺候,半夜開工,準備早膳。
早上起來,趙淮中要是不吃,備好的早膳會留給嬪妃。
算著他要起身的時間,早膳已經提前備好。
他入座後,便有菜品呈上來。
吃的是按他的要求研究出來,這個時代本來沒有的佛跳牆,絕對國宴級別,用的是清湯,但鮮香濃郁,裡邊放了海參,鮑魚,油發魚肚,老雞老鴨,鹿筋、羊肘等近二十種頂級食材。
這些食材,提前一週便要開始做準備,單是吊這一碗清湯,便要用時三天,上桌前,還要蒸兩個時辰,才能把食材和湯的味道,完美融合。
東西入口,每一種食材都鮮到了極致,且是那種回味無窮的溫潤鮮味。
喝上一口湯,頓感人間值得。
其他各類菜品,葷素搭配,紅的綠的白的,樣樣精美,考究至極。
趙淮中對佛跳牆很滿意,讓劉琦去說上一聲,給嬪妃們每人送一份過去。
他吃完東西,出香影殿,往咸陽宮走去。
每天的這個時候,大公雞七彩都會變戲法般鑽出來,和他一起穿過宮廷御道,送他去‘上班’。
七彩的步履從容,走的昂首挺胸,悠然自得,彷彿趙淮中才是伴架的那個。
走進咸陽殿時,群臣已經依次入列,氣氛肅穆。
谷“大王,臣建議在魏地推行遷居耕作制,削弱魏人固有的地域觀念…”
有大臣道:“亦可將我秦民潛入魏地,在魏增設學宮,宣揚大秦之教化。”
滅魏不久,朝會談議的主題,圍繞著安撫魏人,消化魏地所得展開。
尉繚今天是第一次臨朝,參加大秦的朝會。
他並未急於開口,全程旁聽。
大秦朝會的效率,讓他有些驚訝,樁樁件件,幾乎當堂便能得到解決。
朝會散了以後,趙淮中會來到書房,在數以百計的奏本上,寫下各類批覆。
這天下午,申時(三到五點),尉繚跟隨韓非,呂不韋,再次來到咸陽殿的書房。
適時剛從潁川過來的姬憲,滅魏後回到咸陽的白藥,蒙驁也在書房之中。
蒙驁攜滅魏人一國之功,對兵家修行大有裨益。
他在聖法境巔峰的氣機,已經出現鬆懈的跡象。
尉繚進來時,看見趙淮中正在和其他人溝通修行之事,他的指端,以法力澆築出一尊小人,大概尺許高,周身氣機流轉,通體透明。
“…三教中的道家,從外丹開始修行,在體內締結玉樓,吞納天地之氣,進而需連破九道小關隘,將修行由外轉內,進入聖法境,以成就內丹。
而後逐步積累,到聖法境頂峰,內丹發生本質變化,生成金丹。
道家修行,以外丹為始發點,催生內丹以納氣,而後結出金丹……映合的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金丹以後,覺醒道家的‘真神’,此時就可邁入聖人境。”
尉繚在一側默默旁聽,目光有些驚奇的注視著趙淮中所結那尊法力小人。
隨著趙淮中的訴說,小人的身體內,對應呈現出道家修行的每個步奏,體內丹田即為玉樓,吞吐納氣,外丹境界一路上衝,轉為內丹,再然後逐步成就金丹。
小人體內每個秘竅都出現變化,有神通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