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淮中又問:“我大秦在各地建造學宮,從三教九流中篩選授學品系,可曾確定?”

“臣等聯絡各位聖人,多次探討,目前已確定了啟蒙階段的授學內容,從儒家入手。”

韓非答道:“儒學第一鏡為書山百卷的境界,只要聞聽閱讀書籍,凝神品吾書中真意,便可成就天地間的一股氣息,是為儒家正氣。”

總結歸納各品系的修行,儘量降低修行門檻,是為民啟智的途徑之一。

在各地學宮推廣修行,初境以儒家書山百卷境界入門,所謂書讀百卷氣自華,便是這個意思,誦讀古卷,養胸中正氣,可讓人知禮、明理。

此是三教九流品系中,入門門檻最低的一個,也最容易成就。

“第二境修行,仍選擇以儒家品系繼續推進。

儒家第二境為筆下生蓮,初境以後,體內已有儒家之氣,透過第二境的筆下生蓮釋放出來,此時便可初步應用修行之力。

這一步仍相對簡單,尤其是眾聖對其進行調整後,進一步降低了修行難度。”

呂不韋身為雜家,對串聯個品系頗有經驗,一邊探討,一邊推動法力,進行演示。

其手中憑空衍生出一支法力凝聚的筆鋒,書寫聖人文章:

“我雜家的部分修行,能以虛衍實,化為諸般神奇造物。還有丹青一道的畫船渡河,畫雲生雨,在道理上都和儒家第二境的筆下生蓮相類……”

“學宮授學品系的第三境,是在有了一二境的基礎上,再以法家修行作為銜接。

初入法家,可明事理,辨虛妄妖邪,則能起到人人修行自強的目的。

第三步可將前兩步積累的儒家氣息,與法家結合,以法為用,儒家為根基。

我等已嘗試過,兩者是各品類中,少有能在這一階段,做到力量相容的兩大品類。”

“吾等現在只確定了前三境的修行,後續再進行增補,逐漸完善。”呂不韋總結道。

趙淮中:“後續其實已經不需要完善了,寡人估計,學習前三部分以後,各人便會展現出不同天賦,多數人終生都無法跨越這三個階段。

若有天賦上佳者,屆時可以依據個人情況,引導其進入不同品類,深入學習。”

“還有一事,在各地開設學宮,教習嚴重不足。”呂不韋道。

“先邁出第一步,再量力而行,逐步擴充。”趙淮中說。

呂不韋等人告退後,他重新拿起褒姒畫卷,和從夏姒那得來的幾樣東西。

女鬼褒姒的腦袋,也從畫卷裡探出來,跟著旁觀。

片刻後,趙淮中伸手虛拂,將畫卷懸在眼前。

他身形一閃,親自進入畫卷內部。

這畫卷的內部空間,就和一方小洞天差不多,只是將入口和畫卷做了結合。

畫卷內,空間狹小,只有三丈左右的方圓,四周充盈著混沌般的氣息。

趙淮中進來後,目光灼灼,審視各處。

褒姒一身白裙,腰扎玉帶,赤足站在他身後。

這小房間就如同她的閨房,從無人來過,趙淮中忽然進來,她嘴唇輕抿,有著濃密睫毛的眼睛,正偷瞄著大秦之主的背影。

此時趙淮中來到畫中空間的一側,緩緩伸手,觸控面前的混沌。

那空間壁壘在趙淮中的碰觸下,蕩起水波般的漣漪,浮現出交錯的陣紋符號。

“果然有隱藏空間。”趙淮中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