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初,王翦開始發力攻趙。

他避開李牧駐守不出的邱陽,催其子王賁,狂攻趙境其他邊城,目的是使邱陽成為孤城,前後無援,以逼李牧出城激戰。

雙方主力就像是在比拼耐性,邱陽城內靜悄悄的,城外的秦軍則是圍而不打,每日操練兵馬。

然而李牧不出兵,傳到趙遷耳中。

他卻是有些坐不住了,原因是除了王翦,楊瑞和率領的秘文秦軍,趙人已經完全壓不住了。

趙軍派出大將司馬尚,前去阻擋楊瑞和。

其統帥四萬護持邯鄲的禁軍,仍被秘文秦軍擊潰,殺一萬三千餘,重創萬餘,餘下兩萬潰敗至趙境諾安城。

趙遷焦躁之極,遂再次發詔,催李牧出兵,以解邯鄲危機。

趙人來邱陽傳達詔令的是趙人宗室出身的趙蔥,此人年在五十上下,身形消瘦,臉上有一顆很明顯的黑痣。

趙蔥其人亦有統兵才能。

他看見李牧接了趙遷詔令,當即道:“邯鄲已危在旦夕,將軍若不回援,大王危矣,我大趙危矣。”

李牧洞悉敵情,不為所動道:“敵攻而我救,是制於人,乃兵家所忌。”

趙蔥道:“然則將軍不救,有何良策能克敵,時不待我。”

遂又壓低聲音:“大王的意思是這邊城邱陽…不如就棄了吧,保邯鄲為要。”

六月中,楊瑞和所部,離邯鄲已不足八百里。

阻擋在他們前方的城池共十六座,若全部戳穿,就能殺到邯鄲城下。

此時秘文秦軍殺入趙境已有兩月,兵鋒之銳,絲毫不減。

兩月來,他們這支隊伍所需糧草,交戰中產生的傷員,都是透過玄鳥空運往返,以小葫蘆裝載,缺了就補。

所以在趙軍主力被王翦牽制在邊線的情況下,這支秘文秦軍深入趙境兩月,人不僅沒有減員,反而還多出五千。

糧草亦很充足。

整支隊伍越打氣勢越足。

眼下,這支秦軍已經隱隱看到了直戳邯鄲城下的希望,殺氣騰騰。

六月十二號。

大雨。

三萬五千秘文秦軍,遭遇司馬尚重整兵鋒的第二次阻擊。

雙方在雨中相遇,發生激戰。

從下午開始,一直殺到黃昏時分。

就在激戰中,天色漸暗的雨幕裡,突然衝出了另一隊趙軍。

那是一支騎兵,人馬和楊瑞和部相仿。

大雨瓢潑中,李牧身穿蓑衣,高居馬上,率領麾下所部宛若一把獵刀,破開雨幕掩殺而來。

他終於還是奉詔,率軍前來解邯鄲之圍。

楊瑞和看見李牧,不驚反喜,縱聲道:“李將軍來阻擊我部,不知由誰來駐守你趙人邊城?

趙人便如同一間破屋,四面漏風,只靠將軍一人支撐,四處擋風遮雨。”

楊瑞和在大笑聲中揮了下手。

麾下秦軍面對李牧奇襲而至的兵馬,全無懼色。有秦軍老卒反而露出一絲獰笑,緊了緊手中的兵戈。軍陣變化,當即分出一半人馬,居然主動衝向了李牧所部。

轉眼間雙方便廝殺在一起。

喊殺聲,戰馬的嘯叫聲,血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泥漿與血肉飛濺。

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