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陣列前方,用盾牌形成了一個平面,如同一座重山般壓向趙軍。

此為移山陣。

陣勢隨著鼓聲而變化,壓向趙軍,逼迫趙軍隨之變陣以應對。

兩軍對壘,亦如高手交鋒。

王翦和李牧利用軍陣過招,攻防間,進退自如,歎為觀止。

兩軍皆是隊形穿插,以兵戈和盾牌配合。

守時密不透風,攻則無堅不摧。

秦軍步步前推,趙軍則大多時候處於守勢。

殺!

喊殺聲中,兵戈刺穿甲冑的摩擦聲,讓人不寒而慄。

後陣,王翦倒提長戈,目光瞬也不瞬的注視著戰場。

“將軍,趙人已露敗相,末將率人上去衝殺一陣如何?”樊於期急於立功。

秦之橫掃天下的機會已經來了。

在未來幾年攻伐五國的戰役中,誰能立下大功,便能名垂千古。

樊於期心頭火熱。

王翦眼神銳利的掃了他一眼,心下驀然想起趙淮中的叮囑,在趙淮中的計劃中,攻趙,乃至未來的伐燕之戰中,樊於期佔據著很重要的位置。

“大王另有考慮,已在為伐趙之後做準備和佈置…”王翦心忖。

既然樊於期在趙淮中的佈局中很重要,王翦便不吝指點,道:

“這支趙軍,長年與匈奴,與我大秦,與燕人交鋒,轉戰天下,皆是李牧麾下悍卒,戰力分毫不輸我秦軍。

眼下我們雖然略佔上風,但只是佔了兵戈銳利,甲盾堅固的優勢。

要擊潰趙軍,時機還未到。”

樊於期耐著性子點頭:“吾亦知道,趙人確是兵鋒不弱。

但趙人國力日漸衰退,我大秦卻兵強馬壯,甲戈無雙。

兩軍對壘,拼的不僅是兵將,還有儲備,趙軍早晚必敗在我軍手裡。”

王翦讚揚道:“說的好。”

樊於期以崇敬之色注視王翦:“大將軍成就兵聖之位,戰力驚世,若出手可能直接破開此城?”

王翦啞然失笑:“你太小看兩軍對壘了,且不說李牧修行不在我之下。

單是這兩年天地氣息不斷增長,不僅是我人族強者層出,兵員的戰力亦在不住遞增。

數年前,憑藉軍陣之力,萬軍相合亦未必能擊殺聖人。

但如今,萬軍齊出,共聚其力,已能力斬聖人。

蒙驁將軍在西線,便以軍陣共聚其力,殺過不止一位妖王。

樊將軍要記住,我大秦兵將在不斷變化,其他各國亦如此,軍力皆有增長,相輔相成,切不可輕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