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

天上雷電交錯,大雨如注。

山下,數萬秦軍自發跪伏,和趙淮中一起,祭奠為大秦而戰的無數秦軍亡魂。

山巔,趙淮中身後,秦軍將領悉數跪伏。

有將領眼含熱淚,心緒激盪。

趙淮中親自來拜祭秦軍,能受國君一禮,讓眾多將士生出雖死無憾的感慨。

武將山下。

風紀對風玉道:“之前你和虞媯一力促成我補天教投秦之舉,我心中始終有疑慮,今日得見秦軍軍容,觀秦主其人。

吾此時反而有些後悔,我等未能更早投秦。”

風玉溫言道:“此時尚不算晚。

這麼說,你同意將教內封存的那件東西,獻給秦主?”

風紀又看了一眼山上。

大秦之主正從山上往下走,祭祀過程並不複雜,趙淮中甚至沒開口說一句話,但就是這種沉默形成的厚重,更為撼動人心。

他從山上下來,龍行虎步,氣勢逼人的登上了帝輦。

隊伍隨即啟行返回咸陽。

風紀收回目光:“我同意將東西獻給秦,我補天教自此刻起,全力輔助大秦建立功業,不存異心。”

風玉頷首:“善!”

當日下午,咸陽。

虞媯入秦以後,多次立下功勳,論功行賞,在咸陽的居所是一棟四進院落的大宅子。

她居住的區域,還住著許多秦軍的良臣名將,三公九卿大部分都住在附近。

這時虞媯正快步走進居所的正殿,對武將山回來後等在這裡的風玉和風紀道:“大王特允我補天教眾,即刻入宮覲見。”

風玉和風紀立時起身,整理衣裝,對於即將見到那位大秦雄主,莫名的生出幾分緊張的情緒。

半個時辰後,風紀和風玉跟隨虞媯,在內侍的引領下,進入咸陽宮。

幾人靠近咸陽宮正殿時,便聽殿內傳出說話的聲音:

“大王,韓廷尉和李斯兩人,聯袂建議在我大秦增設選拔制,從天下各地選拔有才能之人,以考核的形式,取其中優秀者入我大秦為官。

大王以為如何?”呂不韋的聲音。

趙淮中正在和眾臣商議,改革秦人為官的制度,制定統一規範。

固有歷史上,華夏的科舉制,是從隋唐開始的。

之前則一直是推舉和世襲制,缺乏統一標準。

韓非,李斯的提議,其實是趙淮中在背後授意。

再加上呂不韋,君臣四人,聯手合作,準備對大秦固有體制進行改革。

要知道,科舉制的實施,會觸犯到固有的權貴階層,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