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告老,秦軍數十萬(第1/4頁)
章節報錯
二月中,天氣酷寒。
趙地飄雪,趙人名將龐煖告老請辭。
請辭的奏捲入宮,趙偃迅速批覆允准。
訊息隨即傳回龐煖府上。
龐煖慘然笑道:“吾這一生,上書奏卷不下數百,獲得君上最快允准的一次,卻是請辭。”
他看向身畔的李牧,沉吟了一下腦內想說的話:
“自從五國合縱,魏人先退,我軍被秦人緊追不放,損失慘重,我就知道這一代的秦主已經在為吞併天下進行佈局,我大趙是秦人東出最大的阻礙,他們在著意削弱我們的力量。
趙本不弱於秦,可惜自己不爭氣,連出…連出…”
他想說連出昏聵之君,但終究沒有說出來。
他嘆氣道:“秦人數代勵精圖治,一心東出,適逢這一代秦主氣象驚人,又是聖人之尊,事事皆洞察明晰。這樣的君主沒人能矇蔽他,秦人得以上下齊心,遂氣勢愈盛。”
他注視李牧:“我走以後,大趙就靠你支撐,望你能盡力。”
李牧蹙眉道:“老將軍要走?”
“是,吾已老了,本也該走。且這邯鄲我是待不住了,否則不被奸妄之人害死,也會被氣死。”
龐煖道:“我準備先告老,回故里陵縣居住。”
然後又壓低聲音道:“此為我脫身之計,我明面上是回陵縣,暗地裡則是去楚地。廉頗將軍被大王氣走,去魏地避禍而不得重用,後又去了楚地壽春。
我欲去遊說廉頗將軍,他在我大趙素有威望,若願意歸趙,我趙軍必定士氣大振,對秦,或還有可戰之力。”
廉頗亦為趙人名將,與李牧齊名,與王翦,白起,四人合稱戰國末期四大名將。
廉頗兵法嫻熟,但其人性格剛烈,趙偃登基後想奪其軍權,以樂乘代之。
廉頗知道後,大怒下竟然率兵攻打樂乘,把樂乘打的大潰逃跑。
但廉頗並不是真要造反,他事後怒火散去,知道犯了大錯,又羞又愧,也撂挑子不幹了,先跑到魏人那裡數年,一直不受待見。
而後他不敢歸趙,又跑到楚地壽春。
在固有歷史上也是如此,廉頗最終死在壽春,晚景淒涼,始終沒機會回趙。
龐煖對李牧道:“我觀大王前些時日,對廉頗將軍離趙之事亦是頗為懊惱,我去之後大王若稍有悔意,等廉頗將軍歸來,豈不正好填補我的空缺。
則李牧你就不會獨力難支,被秦人鑽了空子。”
李牧肅然起敬。
龐煖對趙王趙偃明顯已經絕望,所以才請辭。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願意為大趙積極奔走,想請回廉頗,以安趙軍人心,為的是怕趙人亡國。
廉頗成名極早,現在雖過七十,但一身兵家修行仍是能徵敢戰之年,若廉頗歸來,對趙來說確是莫大的助力。
李牧三鞠以謝龐煖,肅容道:“老將軍身體可能支援,我派人護送你如何?”
龐煖搖頭道:“我此前不過是急火攻心,說來也怪,這幾日死了心,很多事情都放下了,身體反而見好,已無大礙。
我下午就走,你不需來送,我儘早見到廉頗將軍,勸他歸來,也好早日熟悉軍務。
開春已在眼前,今年秦人必來攻我,李牧你也要早作謀劃。”
李牧嗯了一聲:“老將軍路上小心。”
當日下午,一共六輛車馬出城。
龐煖攜親眷離開邯鄲,車馬往北奔陵縣而去。
實際上走到半路,六輛車架中載著龐煖的車架獨自分出,悄然往趙境邊界行去,準備經魏秦邊界,而後繞路入楚,去找廉頗。
車架復行數日,在二月下旬橫穿秦魏兩國交界處。
一路上大雪時下時停,地面上積了厚厚的一層雪。
龐煖從車架裡探頭外望,但見雪絮飄飛,視線朦朧。
他這幾日隨車而行,放下心事,身體居然日漸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