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小翊瞠目結舌的注視下,颶風艦隊剛來便進行了一輪齊射。

這是颶風城給七星集團的下馬威。

只見一組又一組的方形火箭發射巢,整齊的從旗艦周圍的四艘火力支援艦背部升起。

乍看之下,彷彿有一條無形的火線在發射口之間串聯著,緊接著一枚枚蓄勢待發的火箭彈飛射而出,然後在晴朗的天空中彙整合一片燃燒著的鐵雨。

七星基地在颶風艦隊開火的瞬間便做出了反應,之前只是停留在資料上的各式防禦系統相繼現身。

透過幾處不同角度的攝像頭,蘇小翊看到基地中的十幾處地面向兩側開啟,然後一臺臺防禦炮塔旋轉著拔地而起,展開後立即便對準了天空,接著一片硝煙升騰,同樣是大片飛彈騰空而去。

這些是七星集團研發的鐵穹防空系統,主要用於攔截來襲的空中目標。

鐵穹系統分為遠端、末端兩個防禦階段,目標位於遠端時,鐵穹會發射攔截遠端火箭,有發射基座上的雷達進行引導,在目標路線的前方炸開,用密集的彈片將目標摧毀。

強力的抗干擾雷達就只有各自發射基座上的那這一臺,至於攔截彈上面是按裝不起這些奢侈部件的。

不過相對的,進攻方的飛彈同樣也安裝不起制導系統,所以大家半斤八兩,互相比爛便足夠了。

至於末端防禦,靠的便是技術十分成熟的速射近防炮了。

七星集團研製了十餘種不同型號,從最基礎的6管化學驅動,到中檔的多管電磁驅動,到高階的鐳射攔截系統。

可惜七星集團的鐳射器技術一般嗎,因此鐳射攔截的效率較低,一般只用於攔截高威脅目標,比如說臨近的飛行器,或是昂貴的制導飛彈。

很快,攻守雙方的飛彈便在空中相遇了,在火控雷達的計算下,七星集團的攔截彈已經選好了攔截角度,一陣此起彼伏的閃光過後,攔截彈紛紛爆裂開來,在來襲火箭彈的前路上佈滿了橫飛的彈片。

來襲火箭彈一頭撞進了這片交織的火網之中,輕薄的彈殼不足以防禦彈片的打擊,因此緊接著便有更多的火球炸裂開來。

颶風艦隊的火箭彈一波接一波的發射,七星集團便只能一片接一片的攔截,絲毫不敢有所鬆懈。

鐵穹系統對於非制導武器的攔截性很強,即便是有漏網之魚,也都被密集的近防炮火網凌空掃爆。

正所謂來而不往非禮也,七星集團自然不會光捱打,很快有一批鐵雨系統的炮塔升起展開,這是七星集團的火箭發射裝置,發射的是預先程式設計的火箭彈。

雖然成本高了一截,但彈體會在空中做幾次機動,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突防能力。

只不過這玩意的個頭和重量稍大一些,導致了七星集團這邊的火力密度稍稍遜色,但就結果來說,雙方的對轟其實是半斤八兩的。

雙方在激情對轟了一個基數的彈藥之後,發現對方都是有備而來,自己這邊彈藥費了不少,但卻沒能佔到什麼便宜,因此只好暫且收手。

七星基地這邊的主要設施均完好無損,除了周圍空地上多了幾個冒著硝煙的彈坑之外,也就塌了幾段圍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