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怎麼都沒想到,君臣一場,到頭來迎來的是這樣屠刀相向的結局······

元軍陣中。

有探馬迅速趕到了忽必烈身邊,稟道:「大汗,移相哥大王發現

張弘道正率騎兵趕過來,在南圈附近阻住了唐軍騎兵。」

「告訴他,不需要他擊敗張弘道,只要能讓唐軍無法趕到主戰場就是大功。」

這樣平闊的地形,李瑕的兵力佈置本來就瞞不過忽必烈,雙方並不能拼奇兵,只能把勝敗交到各自的將帥手中。

忽必烈對乃顏、那木罕、移相哥這些人信心並不是很大,所以只要求他們牽制住唐軍。

他則要親自在主戰場上擊敗李瑕。但五萬人是不可能殺光的,只能透過鏖戰使他們崩潰。唐軍遠道而來,輜重線長、糧草少,尤其是士卒不耐寒,是有被擊潰的可能。

這需要時間,也許是兩天,也許是三天。

乃顏、那木罕、移相哥只需要在三天內不敗,勝利就能屬於大元。

「陛下,張弘道元帥傳信來了,在南圍附近遭遇了移相哥的兵馬,難以及時趕到戰場。」

與此同時,李瑕也收到了信報,點點頭道:「朕知道了。」

對他而言這是預料之中的事,這樣的地形,他的兵力調動根本不可能瞞得過忽必烈。

但他對他麾下各部都有信心,認為總會有那麼幾部唐軍將會擊敗元軍,使這一戰形成優勢。

就好比賀蘭山一戰,皮豐愣是阻住了張弘範、許魁及時趕到三關口,成了唐軍反敗為勝的關鍵。而在燕京之戰,這樣的區域性勝利肯定會更多。

因為他麾下才是一個個從戰場上成長起來的將領。

畢竟,要像木華黎、博爾忽、速不臺等人一樣擅仗,得在最艱苦的戰場上成長,而不是成為這些人的孫子、曾孫子。

現在,李瑕只需要維持住這個主陣,等待那場區域性勝利就夠了。

夜越來越深。

「茅將軍,陛下問你右翼還能不能守住?」

「能!」茅乙兒喊道:「元軍休想從我這裡破陣!

陳虞之回頭看了一眼,夜色中什麼都看不清,於是向那信馬反問道:「中軍戰況如何?可需要右翼支援?」

「不必,右翼守住便好。」

「請稟報陛下,乃顏很可能是第一部潰敗的元軍!」「好!

待那信馬返回,茅乙兒一邊緊張地盯著戰場,一邊道:「陳先生,你膽子真大,敢給陛下傳話。

「及時彙報戰場形勢,有何不敢?」

「曲水旺!快補上去!」茅乙兒已大喝著下令抬起令旗親自搖晃起來。

雖沒有時間再與陳虞之閒話,他腦子裡卻也在想乃顏很可能第一個潰敗的事。

問題是眼下分明是元軍攻勢正猛,哪會有使乃顏潰敗的契機?

~~大都城。

「姚公,這邊·····快走!

姚樞不停喘著氣,終究還是跑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