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了一段,終於到了蔡河邊,他們開始沿河向西跋涉。

郝狗兒轉頭看去,只見又已經少了許多人,都是在突圍時戰死的.....

~~

中牟城中的火還在燒著。

而數不清的元軍騎兵已經向這邊馳來,有人入城,有人在城外紮營。

伯顏抬著頭,看著前方那飄得高高的濃煙,喃喃道:「看來唐軍糧草還是多的,這便燒了。」

「丞相既然親自率大軍到了,那小小的唐軍統領就像是腳底下的一隻螞蟻,不趕緊燒了糧食逃命,還能抵擋丞相不成?」

「除了抵擋,他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帶著糧草投降我們。」伯顏道:「發現了嗎?大蒙古國滅金、攻宋以來,常常有將領投降。但與唐軍交戰時,很少。」

阿里海牙稍愣了一下,心想丞相說的這就是廢話了,現在總體的局面是唐軍更佔上風,當然投降的人就少了。

但他嘴上還是應道:「是不是因為我們太久沒舉屠刀了,那些人不怕我們了?」

「我確實在思考這件事。」

伯顏策馬上前,凝視著遠處的火光,沉思著,道:「過去,大汗囑咐我要行仁政,我出發主政河南前,大汗曾以曹彬不嗜殺平江南的例子叮囑我,一直以來,我也是這麼做的。但......」

但局面到了這個地步伯顏不得不做些反省了。

他轉頭看向阿里海牙,道:「也許我們該屠些人,敲打一下漢人們了。」

學再多的文章禮儀,言行舉止再像漢人,這些都改變不了伯顏的立場,他的利益來自黃金家族。那麼到了有需要之時,他還是能毫不猶豫地拋掉那些「仁」。

阿里海牙會意,招過士卒,吩咐道:「去告訴拜真,這些唐軍敢燒糧也不願降丞相,統統殺光。民夫也殺光。」

不過只是小股唐軍帶著的輜重隊,這般交代了麾下的千戶也就是了。

大軍則不理會這些小事,繼續安營紮寨。

直到天黑時,千戶拜真回來,卻是有些害怕地向阿里海牙稟報了一句。

「什麼?」阿里海牙大為驚訝,「敵人只是一群雜兵,你還是敗了?」

「不是敗了,是他們沿著河邊的沼澤走,我們的馬匹很難過去,我已經派騎兵到前面去堵住他們了。」

阿里海牙大為不悅,但這時天已經黑了,他遂道:「明天中午之前,丞相要看到很多的腦袋。」

「總管放心,到時我一定殺光他們。」~~

天光初亮,伯顏在大帳中見了一個漢人。

對方四十餘歲的模樣,風度翩翩、舉止文雅,乃是賈似道派來的心腹,名為黃公紹。

伯顏此時同樣顯得文雅,先是與黃公紹一起品了早茶,又談論了一會詩詞歌賦。

換作是李瑕,則一定不會如此禮數週全地見宋使。因此也可以說,伯顏比李瑕還要文雅、更像漢人。

「今日一見,方知丞相雅量高致、格高意遠,真英雄人物也。」

「黃先生過譽了,今元、宋兩國同氣連枝,本應共伐無道之人,卻常有人指我等為胡虜,誠為荒謬。我大元皇帝陛下獲贊舊服、載擴丕圖,繼中原正統,是貴國皇帝承認過的,不是嗎?」

黃公紹聽著伯顏這一番話,不由訝於對方的漢學水平,其後才反應過來,笑道:「丞相所言甚是。李瑕本為宋臣,深受皇恩而叛逆,是為亂臣賊子。大元則繼遼、金之正統。故而說所謂賊寇或胡虜,看的是法統,而非出身何族。」

「說得好!」伯顏撫掌,盛讚道:「黃先生好氣度、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