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章 被挫敗的反擊(第3/3頁)
章節報錯
可心裡卻難免浮起一絲僥倖。
董文用走下城樓,回過頭看了一眼,有些釋然地長出了一口氣。
張弘範之死,不足以完全消彌他對張家的怨氣。但另一方面出於對李瑕的敬畏,又使他不敢與張家內鬥。那是否再尋張家報仇便成了他的心結。
今日,算是將問題拋給了張弘慶,往後是福是禍皆由張弘慶自己選,他董文用不打算再與此有所牽連。
好好的開國功臣,豈能再因這些恩怨毀了前途?董文用念頭通達起來抬眼看去,只覺天高雲闊。
他笑了笑,喃喃自語道:「忽必烈,我很快就要到燕京找你報仇了。」
~
正午時分,移相哥終於從西大營撤回了北大營。
與北面的兵馬匯合,使得他從匆匆撤離的狠狽中恢復了過來,可以組織兵力抵禦唐軍的進攻。
而唐軍不願太過逼近元軍營地以免出現太大的傷亡,也放緩了攻勢。
移相哥才鬆一口氣,便有怯薛匆匆趕來。「大王,大汗派人來了
待聽
得忽必烈的命令是讓自己撤兵,移相哥心情愈發複雜。
一方面慶幸找到了今日戰敗的藉口,不需要再承擔太大的罪責;另一方面又為大蒙古國如今陷入被動的戰局深深憂慮。
不過,既然忽必烈都讓他撤兵了,他也不再逞強,等到傍晚唐軍收兵之後,立即便安排連夜撤兵。
他知道這一戰傳出去,世人只會說李瑕一現身便把他嚇離了保州,但也沒辦法了。
夜色中,移相哥最後看了一眼保州城,只見城頭上火光通明。
現在這座城池已是固若金湯。
「我還會再來的。」移相哥安慰自己道:「蒙古鐵騎將再次揮師南下。
保州城。
敬鉉、趙復、靖節等人站在那,看著張柔有些吃力地翻身下馬,有心想上前扶,卻已不再適合上前。
他們都穿著一身官服,與別的臣子們站在一起,看向張柔的眼神皆有些慚愧。
反而是張柔顯得更豁達些,也不避嫌,走上前指著他們,大笑道:「昔日諸公不肯仕蒙古,如今終遇聖朝明主總算願意入仕了,可喜可賀,好好好。」
敬鉉連忙拱手,道:「多謝大帥這數十年來的庇護。」
「當做的,當做的,當為中原留些文人。」敬鉉低聲道:「大帥不生我等的氣便好。」
張柔顯得十分大氣,哈哈大笑道:「往後同殿為臣,共治中原大好河山,何來生氣之說?」
周圍眾臣看了,不由都佩服張柔的胸懷、眼界。還有人則想道,雖說張家歸順得晚了些,但有雄倨河北多年的實力,又有這般家主,肯賣力為陛下打天下,往後顯然還要水漲船高。
事實上,張柔自己也是如此想的。
他今年七十八歲,有的老者在這個年紀走路都費勁。他卻是在歸附之後,從白洋淀到太行山,乘船、騎馬、登山,不辭辛勞,比誰都賣力究其原因,除了對李瑕的忠心,自然也是因心中有一份大期待。
是夜,張柔回到府中,坐在大堂上看了諸子一眼,開口便道:「我想要請命,隨軍出征燕京.
「父親。」張弘略連忙勸道:「父親年事已高,何必再如此辛勞?」
「住口。」張柔道:「我親自修築的新城,豈能不去?你等哪個敢阻攔為父立功,我便打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