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愛不花又派人來了,請求大汗派人護送月烈到汪古部完婚。」

忽必烈聽了便冷哼一聲。

這門婚事一開始他是很認可的,愛不花是汪古部的首領,他嫁一個女兒過去聯姻是傳統。

只是從河套一戰再到賀蘭山一戰,愛不花的表現並不能讓忽必烈滿意,再加上汪古部損失慘重,已沒有當初的實力。

因此從賀蘭山回來之後,這件事便耽擱了下來。愛不花很著急,已好幾次派人來請求。忽必烈雖有不滿卻並未拒絕,以免愛不花失望之下轉投了李瑕,只要求愛不花在汪古部徵召牧民,保證了河套的安穩。

「本汗吩附他辦的事怎麼樣了?」

「說是已經收攏了五萬兵力,把唐軍阻攔在了後套。更詳細的,大汗要不要見一見他派來的人?」

「我已經不會再輕易相信他了。」忽必烈擺了擺手,道:「我會派人打聽如果他做得真不錯的話.再說吧。」

察必道:「可這婚事已經因為打仗耽誤快兩年了,草原上哪有女子都十五了還不嫁人的?」

忽必烈拍了拍察必的手,道:「不要急,最難打的仗都過去了,這幾年本汗打敗了阿里不哥,這次再戰勝李瑕,以後就越來越順了。到時再考慮該籠絡哪個部落......」

這邊夫妻倆才談論一個女兒的婚事,等忽必烈再召人議事,卻聽到一句稟報。

「大汗,高麗王子又返回燕京了。」~~

一隊風塵僕僕的馬車駛進燕京。

王諶掀開車簾,抬起頭望向遠處的大寧宮,眼神中的憂色愈發濃重。

他時年三十二歲,是當今高麗國王之世子。

這是他第二次到大元來朝見,在他看來大元依舊強大。只是這強大之下,他也能隱隱感覺到哪裡不對。

王諶還記得,他初次來朝見正是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召各國使臣前來朝拜之時.......不過,當時連續七日的慶賀大典才舉行到一半,卻有一個訊息流傳了出來,說是在西域又有許多部落聯合推舉了新的大汗。

具體的訊息被壓了下來,王諶沒能打聽詳細,只知道開平城死了很多人,僅僅因為嘀咕了幾句就倒在了怯薛軍的刀下。

那一年,忽必烈的臉上雖然沒有顯出憤怒的表情,但用殺戮表明了憤怒。

各國使節由此知道,有人在挑戰這個新的蒙古大汗的權威。

至於王諶這次出使,就更覺得奇怪了。

他上次結交的史天澤、王文統等人,還有高麗的假質子王綧,都不在了。

據說大元正在與南邊的什麼唐軍開戰,但對戰事進展又諱莫如深,人人都只說很順利。

王諶本想細細打聽,忽必烈卻已派人將他護送回國。

結果,他還未過鴨綠江,卻又聽說了高麗國內叛亂的訊息,只好返回,到了開平,聽說大汗又到了燕京,遂趕了過來。

一路走進大寧宮,抬起頭看見忽必烈那副威嚴的面容,王諶嚇得身子一顫。

「小臣拜見大汗。」

「誰允許你到這裡來的?」

王諶大驚,忙跪在地上,重重磕了個頭。

「咚」的一聲響,他泣聲道:「稟大汗,小臣聽說,高麗國中權臣林衍廢黜了我父王,還派人伏殺小臣。小臣驚懼不已,這才返回,請求大汗作主!」

在這種時候,高麗國中發生叛亂,對大元而言顯然並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