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不滿(第3/3頁)
章節報錯
見禮之後,劉秉忠開口道:「臣等打擾陛下歇息,因李瑕的使節今夜忽然提出願意與大元交換俘虜。」
一聽這句話,忽必烈首先看向郝經。
自從郝經出使李瑕大營回來,雙方便有互派使節接洽和議之事。
但大元這邊是想拖時間,李瑕那邊是想等南面訊息,誠意不高,一直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今日那木罕、移相哥,才領著大軍抵達燕郊,李瑕的使節忽然就提了條件。
「是誰告訴他,本汗的大軍已經到了?」「陛下,是臣。」郝經應道。
忽必烈一直懷疑郝經已暗投李瑕,只是沒有證據,此時聽了這麼一句話,心中頓起殺意。
郝經卻是又道:「既是談判,便要不斷給對方施壓,我大元兵強馬壯,自是要讓敵人使節知道,他果然很快就服軟了。」
劉秉忠接話道:「陛下,李瑕表示願意放回在賀蘭山俘虜的一批宗親貴胄,交換張家人,這是名錄。」
一封名單被遞了過來。
上面寫的名字很多,都是忽必烈非常熟悉之人。
包括宗王忽刺忽兒、怯薛長安童、四個隨軍的皇后,以及許多的宗王、勳貴及其家眷。
忽必烈隱隱嘆了一口氣。
他有一瞬間想過自己不需要接回那麼多廢物般的宗親,比如,贖回忽剌忽兒有什麼用呢?
下一刻,他便知道有用,可以安穩人心,儘快使大元從賀蘭山之敗的陰影中走出來。
「李瑕要張家人做什麼?」
劉秉忠道:「為了收買人心,張弘道等人既然投降了李瑕、又獻出保州城。這之後,若是大汗斬了張家,那世人就會明白,投降李瑕沒有好下場,之後再有人想投降,就得考慮考慮。」
趙良弼補充道:「李瑕是在對燕京、山東、山西等地的世侯們表態。」
「既然這樣,本汗應該斬了張家滿門。」
「有個成語叫'殺雞儆猴'。」劉秉忠用蒙古語解釋了成語的意思,道:「臣也認為陛下應該殺雞儆猴,但張柔不同。大元朝廷裡有太多的官員,是當年張柔從開封一路保護北上的,陛下若殺他滿門,容易失去人心。此事原本頗為兩難,眼下既然李瑕願意交換俘虜,不如......」
「本汗的聰書記,成了李瑕的說客了嗎?」
「臣不敢。」劉秉忠立即應道:「臣只是向陛下闡明利害,悉聽陛下裁定。」
「你們呢?」
「臣悉聽陛下裁定。」郝經同樣是不敢提出建議的樣子。
趙良弼最坦蕩,本想勸說些什麼,見此情形反而不敢說話,乾脆也應道:「請陛下聖心裁斷。」
忽必烈驀地感到了一股慍怒。
這些漢臣若是想提出什麼建議,他總覺得是在耍陰謀。今夜他們全都藏著看法不說了,卻又讓他覺得是在表達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