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地方,背倚賀蘭山,面臨黃河,有險可依又是塞上江南,水土肥沃。比安塞城好太多了·····就是人口太少了。

「忽必烈這一戰若勝了,能任我為此地軍民總管?」

「你覺得呢?」

「難了。」楊文安搖了搖頭,讓自己消了這念想。

楊文仲側過頭,問道:「你方才說的是'若勝了',難道你認為陛下御駕親征,還有

敗的可能?」楊文安轉頭看向賀蘭山,想了想,拿匕首在牆垛上畫了一個大略的情勢圖。

「大哥你看,蒙古人最擅長的本是斡腹之謀,搶掠,一次次的搶掠,把敵人的國力全都掏空。但這次,忽必烈是畏懼唐軍的火炮也好,是覺得能一舉圍殺李瑕也罷。現在成了一場決戰,且戰局成了這樣,那勝敗已經不掌握在忽必烈與李瑕手裡了。

「何意?那掌握在誰手裡?」

「我們。」楊文安道,「我們各路將領。」他手指在好幾個地方點了點。

平羌堡、三關口、蘇裕口、定遠營······

「懂了。」楊文仲道:「我們若能擊敗廉希憲,即可助陛下擊敗李瑕?」

「是啊。「那我們能嗎?」

楊文安沒有回答,只是皺著眉頭看著天空,喃喃道:「是啊,那我們能嗎?」

在整個戰場上,也許各路統帥全都明白這個道理。

兩國的國運已經交在了他們手裡。

現在處於賀蘭山東、西兩側的各個小戰場,只需要有一處率先決出了勝負,便能牽一髮而動全身。但誰也不知道哪支隊伍會成為最先潰敗或獲勝的一方,所有人都只能慎重著,等待著。

~~二月初十。

隨著元軍開始進攻,死人山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死人山。

而這兩日的攻勢還只是試探,史天澤、張弘範很快就摸清了李曾伯兵力的虛實,這日收兵以後立即就開始商議。

進入話題之前,張弘範卻是指了指東面,道:「楊文安背地裡給我起了個外號,稱我為忠犬。

「你如何知道的?」

「他麾下有親兵,當我聽不懂蜀人說話。」

史天澤道:「這是個不錯的外號,我很羨慕你。」「多謝。」

兩人很有默契,都懂說這件事的意思。無非是楊文安不可靠,要勝還得靠自己。另外。張弘範也表達了想要全力攻下三關口的決心。

「我們和李曾伯都是急行軍而來,帶的輜重都不多。」張弘範開始說起了戰局。

「不錯。」

「李曾伯指望的是從東面送來的輜重,而我已派探馬打探過了,只需要拿下東面這個山隘,就可切斷李曾伯的輜重線,並搶奪這條道路上的輜重。

張弘範說著,在地圖上點了一處位置。

三關口驛道是一條東、西向的官道,在賀蘭山一段需要經過山谷,死人山在山谷的最西面。而張弘範指的是一個叫紅井溝的地方。

史天澤問道:「能繞得過去?」「可以。南邊的

山不高,翻過去之後有條河。探馬試過了,河水看著很險,但只要避開幾個險灘,可以泅渡過河。之後穿過一段崖谷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