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賀蘭山之戰(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起來是張家得了恩典,問題在於伯刺摩訶末本就是庶子,其女早年就嫁給了葛邏祿一個部落的酋長,丈夫死後率部歸附大元,改嫁時已經快五十歲了,幾個兒女都比張弘正年紀大。
史天澤終於明白當年黃河之戰時到底誰才是那個細作,心道,這也叫一樣的過錯?怪不得陛下要如此對待張家。
「九郎果然是坦誠啊。」他嘆了一句,也不知是在讚賞還是嘲笑。
張弘範眼光沉穩,道:「希望這份坦誠,能不讓李瑕再利用此事離間我與史公。」史天澤深深一嘆,鄭重點頭,道:「這次,我不會因戰場之外的原因敗了。」
~~
「元軍動了!」
林子策馬奔回,道:「陛下,元軍天不亮攻了過來。陛下命我與胡勒根探查他們是否有調兵繞道沙漠偷襲三關口,但西面都被元軍封鎖了。胡勒根的人還沒回來,只怕要從南面繞了....」
「說元軍的佈置。」
「是!看旗號,塔察兒領了近兩萬餘人主攻北面;八刺、虎闌箕共領大幾千人主攻西面;愛不花、洪俊奇等人領三四千人走東面。」
「慢著,東面是山。」李曾伯道,「陛下請看,營盤山往東,地勢漸高,直到賀蘭山頂。」李瑕抬頭看去,遠遠確實能看到賀蘭山頂終年不化的積雪。
林子道:「據情報,那元將洪俊奇是個高麗人,對攻山只怕有些經驗。他們若佔據東面的高山,地勢上能夠搶回不少優勢。」
「洪俊奇?還有何情報?」李曾伯又問道。
「此人之先祖乃中原人,唐朝時曾有八位才子奉命前往高麗教化,洪家便是其中之一,世為高麗貴族。洪俊奇之父名洪福源,早年投降蒙古,任為東京總管,管理高麗軍民。曾幫助過高麗質子王綧,後為王綧陷害至死。與洪俊奇結下深仇。此事當年鬧得很大,遼東一帶人盡皆知.....」
李瑕點了點頭,道:「你想辦法派人到洪俊奇軍中與其聯絡。」「明白。」
「繼續說元軍的佈置。」
「是,忽必烈不僅在北、西、東三面派兵,還命忽刺忽兒、忙古帶率萬餘兵力從西面向南麵包抄過來。正是他們的兵馬把胡勒根的探馬隔在了更西邊。」
李瑕在地圖上標註了一下,道:「這樣算來,四個方向,大概四萬餘人。」
「不僅如此,還有一支蒙古怯薛在外圍掠陣,人數大概在一
萬餘人。「林子道,「這些怯薛才是元軍中戰力最高的一部分.....」
李瑕與李曾伯對視一眼。
「五萬餘兵力,忽必烈留了近三萬餘人守營不成?」
「如陛下所言,一萬怯薛守營足矣。」李曾伯道:「想必是派了兩萬人取三關口了.....史天澤、張弘範,這是最難纏的兩人啊。」
「李卿以為當如何應對?」
李曾伯想說什麼,卻又面露為難之色,沉吟起來。
「三關口有三處要地,一是死人山,二是紅井溝、三是砲臺梁。臣以為宋禾可守死人山,皮豐可守紅井溝,至於砲臺梁,可讓廉希憲派人防守,兵力不需多。畢竟除了死人山,另外兩處都是險要之地,且之後還能有兵馬來援。」
林子道:「三關口戰事一起,來援的輜重、兵馬只怕要走蘇裕口了?」「是啊,得傳信廉善甫,輜重必須改道。」李曾伯道。
李瑕問道:「遣一萬人去守,足夠嗎?」
「兵力是夠了,後面還會有援兵。但三關口與定遠營距離太遠,而史天澤、張弘範皆帥才,必須有統帥坐鎮。」
考慮到這裡,李曾伯拍了拍膝蓋,道:「就由老臣前往吧?」李瑕看著李曾伯,想了良久,點了點頭。
「敲定了三關口,接下來......老臣以為,楊奔可以獨當一面了,由他對陣塔察兒足矣。」「可。」
李瑕看著地圖,沉吟道:「讓陸小酉守西面,朕亦能放心。」
「這些小子們都成材了啊。」李曾伯提起一枚兵棋,往地圖上推了推,道:「鮑三可領步卒守東面。」
林子馬上會意,道:「我可以幫他一把。」
「不錯。」李曾伯哈哈大笑,道:「這一路老臣是最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