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元軍已到二十里外。”

“傳命下去,全軍用飯。”

“報!元軍已到十里外。”

“列陣!”

“盾牌架起來!”

雜而不亂的營地上,唐軍士卒不停地奔走,教著新附計程車卒如何打一場艱苦的求生之戰。

在遊牧民看來,這樣躲在蒺梨、壕溝、土牆、盾牌後是懦弱。但事實上,農耕民不會一轉身就逃,他們習慣於堅守自己的土地,一代一代把血灑在自己的土地上,守住自己的文明。

這是真正的頑強。

“盾牌不夠的,把馬鞍架起來,把鐵架也架起來!凡是可以保護你們不被射傷,不被撞擊的東西都可以!”

“長矛準備!”

“這一戰很簡單,元軍放箭我們就躲,收了他們的箭失。他們要衝上來了我們就捅他們!”

“老子告訴你們!我們的大軍馬上就要到了,忽必烈慌了,你們只要守上幾天,他們自然就會敗了。”

“我們的陛下還沒敗過!”

“……”

這些人說到做到,既然說了凡是可以做為盾牌的東西都可以架起來,很快,忙哥剌、野日罕等被俘虜的貴族們便被綁在長杆上掛起。

“啊!”野日罕的喊叫聲傳開,給這戰場添了幾分奇怪的氣氛。

“冬!”

一面牛皮製成的大鼓被錘響。

“冬!”

而遠處已響起了如雷的馬蹄聲,元軍殺到了近處。

~~

臨時搭建的望臺上,李瑕持著望筒,鎖定了忽必烈那杆九斿白纛。

“幼稚了。”他喃喃道:“把大纛造得那麼大,你就能成為真的大汗嗎?”

這是他與忽必烈距離最近的一次。

可以想見,鄂州之戰時,賈似道離忽必烈絕對沒有這麼近。

鄂州之戰,忽必烈攻城兩三個月,如今李瑕的營地遠遠沒有鄂州城那麼堅固,但他估計自己需要守二十餘日就足夠了。

廉希憲是十二月初抵達青銅峽的,且與李瑕、李曾伯深有默契。

那麼,當他發現忽必烈的主力忽然向西北移動,必然會通知關中增援,那大概在正月之後,第一批的援軍就能抵達,之後十日間若能擊敗忽必烈的留守兵力,那十日間即可抵達賀蘭山。

當然,這只是最理想的情況。

今天是忽必烈展開攻勢的第一天,時間已經到了午後,元軍顯然不能破營,先展開試探性的攻勢,應該會主攻東面,因為那裡是忙哥剌的所在的地方。

望筒一移,果然如此。

由史天澤負責主攻東面,元軍放箭刻意壓低了些,避免讓箭失射到忙哥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