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板。”

呂文煥一指沙盤,便道:“賈似道用兵太死板,雖說江面佈防要守兩岸,他卻也不想想,在北岸駐兵太容易被我軍擊潰,從而以點破面。”

“呂相公‘以點破面’這個詞用的好,宋軍雖眾,各支部隊卻多有容易被擊潰的。”

“高元帥只需傳令廬州,讓一支騎兵南下攻破北岸宋軍,可佔上風。”

“此為正理,戰船與步騎兵合力,水陸並進,乃破敵之不二法門。”

“只恐宋軍有詐。”

“不會。”史俊語氣確定,道:“凡戰場用計,需軍心穩定、士氣高昂。宋軍今若還敢施以誘敵之計,只怕王師一到,其士卒便已大亂……”

說過了宋軍,眾人又說起己方的兵力部署。

依舊是姜飯來做說明。

“如今我們已從山西調了兩萬騎兵南下,陸小酉取抵廬州以後駐兵於長江北岸這幾處。”

“趙溍歸順後有多少船隻可載人渡江?”

“兩日之內應可渡三千騎……”

呂文煥眼皮一跳。

之前李瑕曾讓他來猜宋廷有哪些閫帥歸順了,他排除了夏貴之後就已經不難猜到趙溍。

但不敢確定。

所謂“納降如受敵,不可易也”,歷代戰場上有過太多詐降的例子。

哪怕到現在,呂文煥沒親眼見到戰事的結果,依舊不敢完全確定趙溍是不是真降了,也許李瑕錯了呢。

但緊接著,他忽然想到一件事。

自從賈似道執行打演算法以後,首先對付的就是一些異己,比如趙葵就是其重點打壓的物件。

鹹定五年,與趙葵素有隙怨的馬光祖清查軍中錢物,便查到了趙葵好幾處超支之處。

若趙葵真有貪墨,以賈黨的手段必置之於死地,然而馬光祖查到後來,最後也只讓趙葵償了朝廷萬貫。

可見趙家確實沒錢,趙溍自然不像呂家那般不願投降。

也就是說,唐軍不僅是水陸並進,還是前後夾擊……

“三千騎足夠了,諸公請看,我軍騎兵渡過長江,抵達建康府後,趙溍還會派出嚮導、領他們西向。”

“從採石磯到賈似道駐兵的魯港大營,不到兩百里。”

“換言之,趙溍歸順的訊息傳到賈似道耳中最快也要四五日,而我方騎兵已經渡過長江殺到賈似道大營中了。”

“試想,我軍正水路並進衝擊宋軍,忽然,宋軍發現南岸有騎兵殺入主帥大營,他們如何能不敗?”

“若換作諸公,可能想出逆轉戰局之策?”

“……”

呂文煥忽然覺得,這個朝廷對戰事推演得太多了。

就這麼一場仗,反反覆覆地商議,生怕給賈似道一丁點機會。

但其實根本都不需要做到這個程度宋軍也必敗無疑。

再算上訊息傳遞的時間,也許就在此時此刻,戰事已經有結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