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入城了。”

唐軍士卒已控制了城門,火把將城北照得恍如白晝。

高長壽策馬過了城洞,迫不及待便召過一名將領問道:“南城碼頭控制住沒有?”

“沒有,城中頑抗的宋軍就是退到了南城碼頭。”

“高歲和。你帶人去,儘快拿下南城碼頭,奪得樊城船隻。”

“是。”

這一番對話之後,高長壽已是眉頭微蹙著,神色嚴肅。

他缺船,因為襄陽這個重鎮峙立在漢江南岸,又有護城河繞過城池將它包裹,且城池西南方向矗立著峴山,使得唐軍兵力根本無法在城下展開。

如今諸路進展順利,偏他這個攻宋主帥被堵在襄陽,如何能不急?

正想親自到南城看看,再一轉頭,卻見前方的街巷上跪滿了人。

“大帥,樊城軍民請你納降。”

進了城,總是要與城中軍民說幾句以安撫人心的。高長壽放下了心中的焦急,策馬上前。

“父老鄉親們放心,王師入城,秋毫無犯!”

喊聲被江風吹遠,士卒們傳遞著他的話。

“今日楊僉判向我請降時寫了一首詞,‘襄樊四載弄乾戈,不見漁歌,不見樵歌。試問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穀也消磨……’”

這楊僉判便是聯絡高長壽,助唐軍入城的內應之一。當然,城中絕大部分軍民都是願意降的。

樊城中確實早就吃不了飯了。

“襄樊是好地方,有山有水,物華天寶。但這些年來,地處與蒙元交界,征戰連綿,你們過上一日安穩日子了嗎?”

“沒有!”

有人不自禁地應了一句,其後便是越來越多的人作了回應。

“沒有!”

“沒有!”

高長壽反而沒想到真的有人回應,驅馬上前了幾步,眯著眼看去,只見城中每個人都瘦削得不成樣子。

樊城哪怕還未到易子而食的地步,卻也不遠了。

他不由感到了不值與不解。

替這些軍民守衛趙宋至此地步而不值,又不解他們為何能做到這種地步。

於是招過部將,吩咐道:“煮些軍糧分發給城中百姓。”

“大帥,若是讓他們吃飽了,萬一……”

高長壽以眼神阻止了部將的說話。

他再次看向長街上的百姓,已忘記了襄陽城的呂文煥。

“從今日起,這裡不再是南、北的分界,往後南北合一,四海昇平。襄樊父老該過些太平日子,漁歌唱晚,炊煙繚繞……”

~~

城門處支起篝火開始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