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物哀(為盟主“隨時回火星”加更)(第3/5頁)
章節報錯
~~
二月十五日。
九州,筑後,川神代。
一場大戰之後,遍地都是屍體。
戰事的進展與範學義想的完全不一樣,他原本以為什麼臼杵、戶次、松浦黨、菊池、原田的武士們會合兵之後,舉大軍一起殺過來。
可事實上,倭軍是抵達一支,就馬上衝殺上來。
這讓唐軍能很輕易地擊殺他們。
但造成的問題是唐軍也不能透過一場大戰就取勝,反而有種敵人源源不絕之感。
“孃的,我覺得倭軍可能真的有十萬人。將軍,但我真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打法?”
面對這種問題,範學義想了想,應道:“因為倭地太多島、太多山了。”
“山?”
“這種亂七八糟的地形,使得倭人有大量的……地方藩鎮?就當是小藩鎮吧。”範學義指了指不遠處的旗幟,道:“你看,他們全都是互不統屬的。”
“孃的,什麼狗屁軍隊。”士卒啐了一口,卻也疲倦地坐在地上,過了一會道:“將軍,可我怎麼覺得,這麼打更累呢?”
範學義竟還真想了想,解釋道:“倭人執迷固閉,一上來就覺得他們的勇武能勝,也不問友軍死光了沒有,直接衝鋒。你殺了的人多,招降的人少,當然累。”
“那乾脆就殺光吧。”
範學義點點頭,眼中卻有些憂色。
他開始擔心一直這樣打下去,屍體太多,引發瘟疫。
不遠處,有士卒正在督促著俘虜與當地人搬運屍體,偶爾也議論幾句。
“倭人似乎不怕死的多。”
“哈,這鳥不拉屎的狗地方,活著還不如死了,當然不怕死。”
~~
三月初九。
史恢已在大宰府駐紮了一個月。
他愈發不喜歡這裡。
當地的倭民在見識到了唐軍的強大之後,已開始以一種太過於熱情的態度迎接唐軍。
但史恢卻感受不到他們的真誠。
有時他走在鄉野之中,看著那些赤裸地躺在那曬太陽的男女,總是感到一股涼透骨髓的冷澹。
在對馬島,他看到那八十個武士大叫著衝上來送死,在這裡則是死寂。
一動一靜之間,是一種千百年的貧瘠所浸透的對生命的冷漠。
“我老了,但我還想活。”
史恢常常會坐在政廳前與一些傷兵們聊天,透露出了思鄉之情。
“我以前是水匪,與兄弟們合稱江浦十八怪。我們雖然殺人越貨,但聚在一起很熱鬧,很快活。我在水師裡也快活,同袍們與我打哈哈。我這一大把年紀了,還想建功立業。你看那些倭人,十幾歲的年紀,死氣沉沉。”
史恢說著,愈發感到壓抑,喃喃道:“我讓麻將軍調我到來州軍中,就是為了來打這一仗。孃的,你看這天下第一‘西都’的茅草頂。”
“老史啊,這才過一個月。”
“是啊,我還得再待一年。這把年紀,不知還有沒有歸鄉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