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州。

幾名士卒登上大船,走進一間船艙。

“張帥,人來了。”

張貴回頭看了一眼,道:“好,你們先下去。”

他身材雖矮小,氣勢卻足。

被留在艙中的一人便行了個軍禮,道:“見過張帥,末將史恢,由江東水師麻將軍麾下調至萊州。”

“坐吧,依軍中慣例,還要問些話,不要在意。”

張貴親自將一把椅子拉開,問道:“多大年紀了?”

“五十又八。”

“還肯出海?”

“離了船,離了人多的地方,心裡不自在。這不,麻將軍聽說山東水師有立功的機會,便將我調過來,充個文職。”

“將領當中能轉文職的不多,你是讀過書的?”

“讀過。”

“你叫史恢,可是真定史家之人?”

“不是,我是揚州人氏,離真定府隔著一千多里。”

張貴道:“但我聽你有些河北口音。”

“我原是在長江上當水匪的,後來打劫到了一隊禁軍頭上,被剿了老巢,同夥都死光了,我怕被宋朝廷追殺,一路往北走,最後在白羊澱落了草。”

“哦,我知道你是誰了,都說江東水師中有個敢打劫陛下的。”

史恢於是笑起來。

他便是因此事在軍中出名的,頗有些以此為榮。

張貴在桌案後面坐了,拿起一張文牒看了一眼又放下,沉吟道:“你的告身已經批下來了,便在我麾下任轉運判官,在萊州城安排錢糧庶務。”

“大帥,討伐高麗一戰,可否讓我隨船任職?”

“留在萊州,一樣有功勞。”

“我求的不是功勞,求的是一個隨船征戰的機會。”

張貴搖了搖頭,目光落在史恢的白髮上,道:“你年紀大了,熟悉的是長江、湖泊,而不是海戰。”

“是麻將軍告訴我,大唐水師建功立業的機會才剛剛開始。”史恢道,“我歸順時,陛下已平定北方。天下一統之後,我沒選擇去長江渡口任官,而是留在水師,足足等了十年!十年,現在機會來了,我已經老了。我好不容易才考了文職,只求大帥帶我一道出海。”

張貴嘆了一口氣,走到船艙邊,拍了拍身處的這艘大船。

豈止是史恢?水師的哪個將領不是在海風中經歷了漫長的等待。

……

建統十五年,六月二十六。

海岸邊戰鼓轟隆。

“出征!”

隨著呼喊,一艘艘戰船駛離了萊州港。

張貴站在船頭,回望著岸邊前來相送的帶方郡王的隊伍,若有所悟。

他現在才明白,陛下在十年前就下定了取高麗的決心,甚至已經料到了高麗國王會逃到江華島上。所以才會把唯一的堂兄派到萊州來坐鎮。

六月的驕陽如火。

行船十餘日之後,軍中士卒的議論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