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來勤王的,但怎只有這一艘小船?”

待那船隻靠近了城牆,便見一文官走上船頭,向城頭上喊道:“知贛州事聞雲孫,奉召勤王,請開水門。”

“把信符與詔書遞上來核驗!”

城頭守軍一邊核驗,一邊低聲議論道:“真只有一艘船,不到兩百人吧?”

“這來勤王,有甚意思?”

“上報吧。”

幾人嘻嘻鬧鬧,又玩笑道:“蒼蠅再小也是肉。”

……

城南水門緩緩開啟。

聞雲孫進了臨安,轉頭一看,卻見碼頭上立著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竟是平章軍國重事的王?親自來迎,連忙趕上前見禮。

寒暄之後,王?興致很高,與聞雲孫邊走邊談。

“前陣子張世傑入衛臨安,老夫方與他說如今忠義之能士終於得以當朝、大宋振興在望,今日便見宋瑞也來了,看來老夫所言不錯啊。”

“唯願為社稷盡微薄之力。”聞雲孫應道,“不敢求更多。”

王?朗笑,道:“該振奮些,如今局勢已有扭轉。前幾日張世傑傳來戰報,不僅收復了平江、安吉、廣德、溧陽諸城,還收復了鎮江府。”

“真的?”

“老夫還能騙你不成。”王?撫須道:“張世傑已築壘於焦山,準備與唐軍一戰。他奏章上說,他下令讓麾下戰船放石錨、停泊於長江,若無命令不得啟錨,以示死戰之決心。”

聞雲孫亦欣慰,道:“自開戰以來,只聽聞諸將敗逃,至今終於有敢於死戰之將領。”

王?點點頭,終於問道:“江南西路未被戰火波及,以宋瑞之能,想必能召集兵力萬人吧?可是還在外面?”

聞雲孫停下腳步,道:“贛州在籍兵士,除掉近來被徵調之部曲及老弱傷病者,所餘三百七十六人,俱已入衛臨安。”

王?微微一愣,道:“官家下詔勤王,意在徵集天下義士。”

“平章公,夏收在即,若徵發百姓萬人,這萬人又有父母妻兒,到頭來斷了幾萬人生計……”

“宋瑞這是何意?”王?打斷了聞雲孫的話,問道:“只領三百人來,你真欲救社稷?”

“今唐軍趁勝而下,破長江防線,逼近京畿,便是以烏合之眾萬餘人來,又何異於驅群羊而搏勐虎,救得了社稷嗎?”

“那你來又是何意?!”

“食君之,忠君之事。”

王?已有怒意,道:“你來卻不求成功,來求名聲嗎?”

聞雲孫長揖到地,應道:“學生求對錯,求無愧於心。”

“夠了,莫要再說了。”

王?痛心疾首,一摔袖子,徑直離開。

聞雲孫直起身,抬頭看了一會兒天空,眼神依舊平靜。

~~

是夜,由右相留夢炎出面安置了這支小小的援軍。

“王?未免苛求太多了,他那勤王詔傳出一月,有幾人來?宋瑞這三百餘人已是江南西路第一支來援的兵力,且為披甲官兵、而非普通民壯。”

留夢炎說著,並未意識到自己神態已顯得浮躁輕佻了,搖了搖頭露出了譏笑之意。

“此事我認為宋瑞是對的。興亡有定,而大宋已享國三百一十年。北邊那位乃李唐後裔,興復天下……我等身為宋臣,盡力便是。”

“平章公說我來不是來求成功。”聞雲孫道:“但我確是來求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