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故鄉與故人(第1/4頁)
章節報錯
西域有兩座名城,樓蘭、高昌。
樓蘭位於羅布泊,早已被廢棄。而高昌猶處在昌盛之時,衣著鮮豔的人們穿梭在黃土夯成的城池之中,顯出西域古城的獨特韻味。
六月二十七日。
昨天在樓蘭古國發生的大戰,顯然不可能現在就傳到高昌,此時長街之上張燈結綵,熱鬧非凡。
因為明日便是高昌王紐林迎娶不魯罕公主的日子,許多商旅聞訊湧進城中,賣出各種喜慶物品,為大婚添彩。
一個年輕的畏元兒人帶著隨從走進一家書鋪。
書鋪掌櫃連忙迎上,顯得與這人十分相熟。
彼此開口說的卻是漢語。
「見過四公子。」
「不必多禮,我要的幾本書可找到了?」
這位年輕的畏兀兒人名叫普顏,確實當得起「公子」之稱。
畏兀兒人喜歡以祖、父的名字作為名字。普顏的祖父就名叫普顏脫忽鄰,原是高昌佛教首領,後追隨成吉思汗西征,戰死。
普顏的父親名叫愛全,深受四帝之母唆魯和帖尼的器重,奉命駐守真定府鎮陽,而鎮陽是唆魯和帖尼的私邑。
換言之,愛全很早就是拖雷家族的私臣,是給忽必烈的生母看管家財的。
忽必烈稱帝后,追封普顏之祖父為恆山郡公,封普顏之父為趙國公。
趙國公一家遷居真定府已二十八年,行事基本與漢人無異。
普顏今年二十歲,從小就在真定府長大。
三年之前,普顏的母親過世,他遂帶著母親的骨灰回到高昌並留下守孝,以讀書度日。
可惜,自南蠻李瑕攻打河西走廊以來,戰亂迭起,商貿大受影響,許多書籍已經買不到了......
「這幾本書本就不好找,卻不知四公子為何要找?」
「早作準備,給諸皇子及諸主大臣子孫進講之用。」普顏淡淡應道。
書鋪掌櫃一驚,連忙拱手,笑道:「恭喜四公子前程似錦,平步青雲。」
普顏擺了擺手,囑咐他再幫忙找書,轉身出了書鋪,站在石階上嘆惜了一聲。
「眼前這位莫不是四郎?」
普顏回過頭看去,只見是一個畏元兒人,望之三十出頭,高鼻深目,毛髮濃密,長鬚飄然,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器宇不凡,顯然是某位高昌貴族。
隱隱的還有些面熟,但就是想不起來是誰了。
他遂一拱手,彬彬有禮地應道:「兄臺認得我?」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對方笑著隨口唸了句詩,似在埋怨普顏沒認出他來,其後才提醒道:「家父與令尊乃是至交好友。」
「原來如此。」
普顏一聽便相信對方說的是真的,話語或許可以騙人,那氣度、神態卻騙不了人。
正想繼續追問,對方卻是打量了那書店一眼,問道:」四郎是要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