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花道:“我是說,你有沒有派人去尋找燕王。”

“找了,燕王就在李瑕手裡。”塔察兒重複了一遍,問道:“你是不信嗎?”

愛不花無奈地嘆了口氣,低聲自語道:“不敢相信,大元開國不過數年,黨爭比漢人還多。”

“大蒙古國開國已六十年,直到用了漢法才有黨爭。”

“呵。”

愛不花無語。

無論如何,塔察兒既不是頑固的蒙古舊派,也不是漢化派,是他這種燕王一黨需要努力爭取的物件。

稍稍平緩了心情之後,愛不花又道:“大王不必生氣,我是太擔心燕王了。”

弄丟了真金,塔察兒同樣顯得有些憂慮,道:“燕王已經丟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擒殺李瑕。但我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敗,士氣不振。”

“所以我來支援大王了。”

“不夠。”塔察兒道:“我們還是得遷走河套的牧民和牛羊,吸引李瑕到前套草原,拉長他的輜重,才能夠包圍併除掉他。”

末了,他又補上一句。

“救回燕王。”

“不可!”愛不花卻道:“一旦讓唐軍佔據河套,萬一他們直取燕京,大王想過後果沒有?!”

安卓蘋果均可。】

“那讓李瑕試試。”塔察兒不驚反喜,他巴不得把更多人拖下水分擔責任,“到時就不僅是我們一路大軍圍擊李瑕,中書行省、山西、河北等等諸路皆可包圍他,正好一舉擊敗他。”

“太冒險了,張珏正在勐攻楊文安,萬一讓唐軍佔據了河套不退怎麼辦?還不如現在擊敗李瑕救回燕王,速戰速決。”

“你現在帶著這三萬人去與李瑕交戰,損兵折將才叫冒險!”

“我不可能損兵折將。”愛不花語氣鏗鏘。

他還年輕、銳氣,盯著塔察兒,眼中滿是自信。

“大蒙古國曾有四傑、四獒、四曲律、四弟、四養子,有哲別、木華黎、速不臺那樣的名將,包括我的祖父阿剌兀思曾經幫助成吉思汗擊敗了太陽汗,而我的母親是不輸於這些名將的巾幗英雄。現在到了我們這一輩人站出來的時候了!”

塔察兒毫不客氣,迎著愛不花的目光,湊上前,道:“你還嫩呢,小子。”

“初生的狼也是狼,再老的牛羊,還是牛羊……”

衝突與鬥爭不可避免。

因為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國“其興也勃焉”,他們的興盛很迅速,在興盛的過程中根本沒有篩別、沒有設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就吸納了大量的勢力。

有人投降就不分良莠地吸納,有親戚就不分良莠地分封。

愛不花就是前者,塔察兒就是後者,各自手擁大權,一有衝突便誰也說服不了誰。

~~

延河畔,唐軍大營。

一隻信鴿撲稜著翅膀飛來,落在張珏手上。

這一幕看得劉金鎖大為驚訝,瞪大了眼本是想讚一句,卻莫名地打了個嗝,忘了原本想說的話,不由自主便道:“這鴿子真肥。”

“難怪都叫你劉大傻子。”

“我是想說這信鴿真好用。”

“也不是哪裡都能用的,這黃土高原上望山跑死馬,正好用信鴿。我養了它們有些年頭了……你休想吃了它們。”

“沒想吃,我在長安什麼沒吃過。”

張珏笑笑,自拆了信,見上面都是密文,轉回帳篷中破譯,末了在地圖上移動了幾個兵棋。

“讓諸將都來吧。”

不一會兒,他麾下各個將領都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