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不花同樣仰慕儒學,常與諸儒討論經史、陰陽術數,終日不倦,且在北邊立廟以祭祀孔子,因此與真金私交極好,是真金的鐵桿支持者之一。

真金出發去往吐蕃時,曾路過九原城。正是愛不花親自招待,兩人探討儒學以及對大元的未來的構想,相談甚歡、抵足而眠。

卻沒想到,短短數月之後,得到的竟是這樣一個訊息。

“……”

“據傳,董文炳大軍在大漠中被擊敗之後,燕王便失去了蹤跡,如果不是又落到了李瑕手裡,可能是,可能是不太好了。”

愛不花本想親自南下秦直道去支援楊文安,此時不免猶豫是否西行支援塔察兒一趟,萬一能找回真金。

正猶豫之間,探馬歸來,稟報道:“趙王,我們找到了幾個逃兵。”

“帶過來。”

很快,幾個十分狼狽的元軍士卒便被帶了過來,甫一進帳便磕頭哀求。

“我不會殺你們。”愛不花道:“說說塔察兒大王是怎麼敗的。”

“唐軍太可怕了……”

“閉嘴!我不是要聽你們說這些!”

“唐軍……李瑕太勇勐了,禿爾罕領了三千人繞道偷襲他,沒想到他領著五百人便突入我們軍中,把禿爾罕捅成了篩子……”

愛不花微微冷笑。

他身材高大,在勇武這一方面從來不弱於人。征伐阿里不哥時,他也曾親自衝陣,大敗叛軍。

“是嗎?我聽說李瑕與我年齡相彷,倒是可以與他較量個一番。”

跪在那的其中一個逃兵愣了愣,似想開口說些什麼,被另一人拉了一下,繼續回報道:“還有唐軍楊奔十分兇勐,殺穿了大軍,幾乎殺到了塔察兒大王的前面……塔察兒大王只好退了,這一退,到處都是洪水,唐軍掩殺過來,死了很多人……”

“死了多少人?”

“不知道,沒有算過。我們當時被推倒在洪水裡,爬不起來,等再爬起來,塔察兒大王已經逃得遠了,我們只好向東逃到黃河,又死了許多人,只有我們被黃河衝到了下游還活著……”

愛不花深吸一口氣,大概能夠想到塔察兒是怎麼樣被唐軍打得落花流水。

他也記住了楊奔這個名字。

除了張珏、李曾伯、廉希憲、劉元振等人,他甚至需要開始記唐軍將領中的年輕一輩。

“趙王,塔察兒大王又派人來了。”

“什麼事?”

“塔察兒大王已退到了巴彥淖爾,他說,如果趙王不能支援他的話,就遷走河套的牛羊和牧民……”

“怎麼遷走?!”愛不花突然大怒。

他和真金一樣仰慕儒學,卻絕不像真金一般柔軟,盛怒之下,拔出彎刀便徑直砍死一個逃兵。

血在帳中潑開,他走到帳邊,看著信使,大罵不已。

“怎麼遷走牛羊和牧民?!這裡是大元王朝,我們已經不是草原上游牧的小部落了。河套的東面便是燕京,是一國重鎮,他塔察兒到底知不知道?或是因為這裡不是他的封地,他便故意敗了?!”

只有那身首異處的逃兵知道,沒有人想故意敗。

那所向披靡的唐帝李瑕,不是塔察兒這種戰場上的庸才可以阻擋。

大元也好、大蒙古國也罷,需有真正的英雄人物站出來,才能重振成吉思汗當年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