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一意孤行(第1/3頁)
章節報錯
漢武帝在蘭州與長安之間設定郵亭,公文傳遞一個來回是七天。
李瑕也設定了官驛,一封公文從興慶府到長安只需要三天。
五月二十一日簡陋的宮殿中,幾個侍衛進進出出,將一封封來自甘肅、寧夏各地的信擺在案上,由官員們拆閱,並將重要的訊息標註出來。
“寧夏安撫使李公言,觀元軍調動跡象,必為牽制我軍。”
“陛下,河西軍的訊息到了,這是宋將軍的親筆信。”
李瑕伸手從韓祈安手中將信奪過,親自過目了之後,深吸一口氣。
他放下手中的信,走到掛著大地圖的牆面前。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陛下明鑑。”韓祈安亦起身,清了清嗓,道:“忽必烈一定是派出了他的兒子真金保護八思巴去往吐蕃。”
“我們早該想到的,以吐蕃形勢,不派一個宗王不足以鎮住局面。忽必烈還是想將功勞留給他的兒子。”
“他打得好盤算,真金突然進入青海,我們確實也沒辦法察覺。”
說著,韓祈安再次低頭看向宋禾的信,不由笑了笑,道:“可惜,元人做夢都沒想到,一個小小的準備將李丙,竟能劫走了八思巴。現在,元人完全陷入被動了。”
“恭喜陛下。”奚季虎道:“宋禾只需要找到李丙,即可為陛下帶回八思巴,之後再擊敗崔斌的兵馬,甚至可為陛下俘虜真金。”
楊果撫須不已,道:“須知,北方無數漢臣,俱將期冀寄託於真金。陛下若能擒下他,可從忽必烈手中奪回北地三成人心。”
韓祈安道:“只怕沒那麼容易,宋禾兵少。而崔斌只需護著真金向西,深入吐番宋禾無力深入,欲擒真金,難矣。”
“何妨?”奚季虎道:“待八思巴到長安,真金則無力控制吐蕃。我們只須封鎖吐蕃,真金不過一甕中之鱉。”
“宋禾信上之意,李丙部雖俘八思巴,卻亦為元軍追入祁連山西麓,不可太過樂觀”
臣子們在議論,李瑕卻沒有在聽。
他背對著他們,目光始終在打量著地圖。
終於,臣子們議論好了,問道:“陛下?”
“朕想親征河套。”李瑕道。
諸臣一愣,俱沉默下來。
他們一直都知道,這位年輕的皇帝早早就有收復河套之意。
在去西域之前,就說過若能收復河西走廊、河套、燕雲十六州,則漢家無懼胡虜。
在李曾伯攻克興慶府之時,李瑕馬上就命其準備出兵河套。
去年攻宋一戰的兵力、物力,原本就是用來收復河套的。如果不是因為宋廷忽然與元蒙議和,也許現在李瑕就在河套。
但既已攻過宋國,損耗已經發生了,時機已經沒了。
該休養生息了。
“陛下,眼下是收服吐蕃之機,而非攻河套之時啊。”
李瑕搖了搖頭,道:“你們討論著俘虜八思巴,甚至還想要俘虜真金。這是好訊息,但能帶來多大的實質意義?”
“蒙元太子與國師。”
“真金還不是太子,就算是太子又如何?忽必烈會為了一個兒子而放棄帝位?北方那些漢臣真會因為真金而投靠朕?藉口。真金只是他們享受權力、實現抱負的藉口;八思巴歸順於朕了,吐蕃就會歸順嗎?他多少年沒回吐蕃了?恰那多吉會為了這個兄長而放棄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