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擔心了,本汗派他去吐蕃,是為了讓他成為一個有主見的草原上頂天立地的男兒……”

石堡城。

石堡城修築在石堡山上,吐蕃人稱之為鐵刃城。

它距離日月山三十餘里,處在從日月山返回西寧州的路途之中。

日暮之前,一隊五百餘人的騎兵馳來,石堡城中的守衛是吐蕃元軍,得到了旗令之後連忙放他們進來。

高和尚走上土垣城牆上,凝視著來路。

不一會兒,劉安中也走上了土垣,他是名士許衡的弟子、燕王的伴讀。

“方才有快馬趕上來。”高和尚道:“在我們離開大營沒多久之後,唐軍偷襲了大營。”

“是嗎?”劉安中道:“幸好我們帶走了燕王。”

“崔斌就不該留在日月山尋找國師,這裡雖是吐蕃境內,但離唐國太近了。”高和尚道:“居然能把國師弄丟了,真是無能。”

“你現在知道說他不對了,在九原城時,卻是你和崔斌執意不等董大帥,勸燕王進入吐蕃。”

“因為時機來了。”

“這就是你們的時機?讓唐軍劫走了國師就是你們要的時機?”劉安中提高了音量,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開始,燕王就該留在居延海。”

高和尚亦不退讓,道:“錯在崔斌沒有保護好國師,而不是燕王進入吐蕃。”

“好了,不必爭了。總之現在把燕王帶回董大帥軍中,讓崔斌慢慢找國師吧。”

高和尚大怒,方才先開口指責的人分明是劉安中,此時故作和氣的又是劉安中,不由得人不生氣。

哪怕佛門戒貪戒嗔戒怒的教誨也沒能讓他平息怒火。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他其實是不甘心的,他骨子裡還是想要冒險,想要做一番大事。

但現在他太不信任崔斌了,而這些儒生又說服了燕王,要先回到黑水城以確保安全。他只好選擇與儒生們合作。

正在此時,土垣上有士卒伸長了脖子。

“那是什麼?”

極目看去,只見日月山的方向,數百騎正在追逐。

“那是是那支唐軍?”

“是他們!他們偷襲崔斌的大營之後逃竄到這裡了。”高和尚很快有了推斷,之後不由“呵”地一聲笑了出來,道:“唐軍沒想到,我們正好在這裡,可以堵住他們的去路。”

劉安中馬上警惕起來,問道:“你要做什麼?”

“國師就在其中。”高和尚道,“搶回國師,我們則可繼續前往薩迦。”

“不可!我們已經離開了崔斌的主力,而且·”

“大元兵馬就在後面追擊唐軍,我們只需要堵上一堵。”

高和尚說著,徑直轉身就走。

他不需要說服劉安中。

有更容易說服的人。

“你我爭執無用,讓燕王定奪吧。”

石堡城中,披著狐裘的年輕人聽著侍臣們的議論,眼神中泛起了為難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