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日月山(第2/3頁)
章節報錯
“還算順利。就是確定這些人忠於大元,我才敢進城來。”
崔斌答過話,眼神向內間看了一眼。
他才泛起些疑惑之意,高和尚已道:“去見國師了。”
“原來如此。”
高和尚又將話題移回西寧州那些僧俗首領,道:“他們若敢不答應,殺了便是。想必崔將軍也安排了伏兵。”
他雖是個出家人,但眼神裡卻透著股心狠手辣的意味。
崔斌點了點,道:“並非吐蕃所有部落都如此溫順,早晚會遇到有人反對。”
“所以才需要燕王率軍入蕃干預,不是嗎?”
“是啊。”
這禪房很大,兩人到了外間,在蒲團上盤膝坐下,崔斌又道:“我問了章吉駙馬他們並沒有發現那支潰散的唐軍。探馬據留下的痕跡來看,之前被擊退的唐軍潰兵分為好幾撥,有的翻過祁連山、有的渡過黃河,都逃回唐境了。”
高和尚問道:“後方的唐軍還在追嗎?”
“不得不說唐軍反應很快。”崔斌臉色嚴肅了些,道:“廉希憲不在涼州,沒想到留下的兵馬還能那麼快發現我們並追過來。甚至李曾伯也派兵協防了。這些人如今已追過了祁連山。”
“召集蕃人,反擊一次如何?”
“不必,我們搶了他們使團的輜重,入駐了西寧州。唐軍已經拿我們沒有辦法。”崔斌篤定而自信,道:“這次的差事,我們幾乎已經辦成了。”
“這就成了?”高和尚似乎有些意猶未盡。
崔斌雙手輕輕拍在膝蓋上,露出了笑容。
“化出發時,旁人都覺得我們的差事很兇險,需要突破李瑕的疆域進入高山險峻的吐蕃。可你看,從大漠到河湟只有五百餘里的河西走廊要穿過。除此之外,再無危險。”
“李曾伯、廉希憲,這兩尊門神一左一右被牽扯住了,任由我們長驅直入。”高和尚不由讚道:“姚公真是老謀深算。”
“真正讓人憂慮的是,陛下封了三皇子為安西王。”
提到這個話題,高和尚眼神沉著下來,壓低了聲音。
“我等欲讓陛下行漢法,那自然是嫡長子為太子。然而貧僧聽聞,陛下似乎嫌漢法不夠實用。想要一個結合蒙古與漢法的新的繼承製度。”
“去歲,四皇子受封為北平王,坐鎮漠北;今歲,三皇子受封安西王,坐鎮西域。唉……燕王壓力很大啊。”
“三皇子受封了也好,否則別的皇子都受了分封,唯獨三皇子一直留在開平,又是甚好事?”
“燕王確實需要立下大功,好堵住那些宗王的嘴了。”
高和尚眯了眯眼,身子前傾,玩笑般地道:“怪只怪幾個皇子都太過出色。也是,當今天下該由年輕一代相爭,且看燕王一掃蒙古舊制,再破一破那李瑕的銳氣了。J刀。”
“卻有不少漢臣擔心燕王安危啊。”
“萬眾所歸的真命天子,到了嶄露鋒芒的時候了。”
崔斌深吸一口氣,一股豪情泛上胸臆。
此行,肩擔重任,前路是千仞的高原、萬里疆土,世上所有僧侶的信仰與中原人的期待全都落在他身上。
在西寧州駐紮了兩日,一切順利。
兩日後,崔斌點齊兵馬,繼續向薩迦進發。
他們要從西寧州到日月山,過龍羊峽、玉樹、囊謙……沿途四千餘里最終抵達薩迦,正是文成公主進入吐蕃的路線。
日月山以前不叫日月山,而叫“赤嶺”,因“土石皆赤,赤地無毛”而得名,遠看如噴火,近看如染血。
周圍群山環繞,只有這裡是一個隘口能通行,這裡也便成了唐時與吐蕃的交界處。
據說,文成公主曾經此山時,在峰頂取出臨行時皇后所賜的日月寶鏡觀看,鏡中頓時現出長安風貌,公主悲喜交加,不慎失手將日月寶鏡摔成兩半,正好落在兩個小山上,半塊朝西,映落日餘輝,半塊朝東照初升月光,“日月山”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