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軍呢?」

「將軍,援軍是騎馬從荊江大提上來的。」

姜才隱約已明白了什麼,招過一名心腹,附在其耳邊低聲吩咐道:「你乘小舟順江而下,聯絡援軍。」

「將軍放心……」

吩咐過此事,姜才不顧身上的傷疼,踉蹌著走向了碼頭上的百姓。

因為戰事,這些百姓嚇得太過慌亂,踩踏、推搡入江的死了許多人,此時許多人正跪在碼頭上大哭。

姜才熟悉這場景,他的家鄉在淮西,是早就被蒙軍糟蹋得不成樣子的地方。

所以他比別人更早地明白一些道理。

「都別哭了!」

作為武將,姜才不會像一些文官那樣去撫慰百姓,而是聲色俱厲地大喝。

「哭有什麼用?哭得走蒙古人嗎?是漢子的都給老子起來,不能殺敵也幹些活。我們的援軍既然來了,破敵就在這幾日……」

~~

順江而下的小舟停在岸邊,跳下小舟的唐軍士卒抬頭看去,發現援軍的大帳並不難找,沿著荊江大堤已有一團團的營火亮起。

同時,援軍亦極重視營防,有許多探馬奔走在營房周圍,很快便有人發現這艘小舟。

「什麼人?!」

「奉姜將軍之命,有要事來報……」

很快,陸小酉便見到了這名唐軍士卒,開口聊了兩句,姜才帶來的話讓人又欣慰又擔憂。

「姜將軍知曉陸將軍能如此迅速來援,必只有少量騎兵,會配合陸將軍,做有大股援軍抵達之勢。」

陸小酉反問道:「姜將軍這就看出來了?」

「姜將軍畢竟清楚陛下帶了多少騎兵。」

陸小酉稍稍安心了些,自語道:「主力抵達也就在這三五日了,守住……」

~~

元軍營寨中,有將領站上望臺,向東能望到荊江大堤上連線亮起了火光,一直延綿到了視線的盡頭。

劉國傑只看著那些火光,大抵便能推斷出敵軍的人數,道:「李瑕若有五千騎兵,就算封鎖住了江面也攔不住他。」

「總管讓我們打探清楚了再說。」

「是啊,傍晚只打了不久,唐軍來了多少,李瑕在不在其中還不清楚。」

「看來要緩上幾日再打了。」

元軍中確實有不少士卒病了,之前覺得一些小病不影響、攻下碼頭再說,如今心氣一洩,難免在意起來。

對於這些北方人而言,江陵這地方太潮太溼,讓人總覺得身上黏黏湖湖,就算不病也覺煩躁。

還沒等到回答,忽聽得一聲雷響,雨又淅淅瀝瀝下了起來。

幾個元軍將領罵罵咧咧連忙離開,劉國傑卻是在雨中又等了一會兒,望到了遠處的荊湖大堤上火光漸漸熄滅。

他走下望臺,吸了吸鼻子之後,更用力地吸了吸鼻子……

~~

因唐軍援軍趕至,元軍不明虛實,不得不放緩了攻勢。

次日,元軍開始派大量的探馬向東面打探,以免李瑕繞過江陵逃脫,那這一戰就沒了意義。

不得不說,阿里海牙運氣不錯,在攻沙市鎮碼頭有些小小受挫的時候,又看了新的戰機。

二月十一日夜,他在軍中大帳召來了各個將領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