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我或是趙禥,你都殺不掉,不可能為父報仇,那不如忘了這些,重新活過。”

李瑕忽然意識到,自己沒在趙衿面前稱朕。

他說不上來是為什麼,可能是不習慣,也可能是對趙衿有一絲愧疚。

其實,他本可以騙她的,騙她說那夜他確實沒在宮城中,趙昀確實就是趙禥殺的。

之後便可以利用她的身份,借她之口擬出趙禥的罪狀,出兵討伐。

如此一來,眼前的戰事會順利非常多,至少能給很多忠於趙宋計程車大夫一個臺階下,讓他們轉而投附過來。

大義之名也能更容易得到。

從大局上說,好處很大,壞處很小。

甚至,趙衿這次跑過來,也許心底隱隱抱著的就是這樣的期待。

她卷在這皇位之爭裡當著犧牲品,對趙禥、全久,包括賈似道都已足夠失望,放眼臨安沒有一個人可能幫她。

而這些人都睜眼說瞎話一般為趙禥辯白著,說李瑕才是兇手。

她或是想過李瑕是被冤枉的、興師反宋是想要為先帝報仇。

若是如此,於她亦是一條輕鬆的路。

李瑕要騙住她並不難。

但還沒想到這個辦法,他已經把真相說出來了,也別無他法了。

……

“憑什麼要我重新活過?”趙衿反問道,“你們全都要我重新活過……但我偏不。”

她中間頓了一下,大概想說些道理出來,比如包括李瑕在內的這些人搶走了她原本有的一切,卻還裝作憐憫她、要求她重新活過,很不公平。

但她沒辦法講明白,還是“偏不”兩個字更為直接。

這句話之後,她似有了某種氣勢。

“我沒想過要殺了你或趙禥報仇。但我是大宋的公主,我該替先帝守住大宋社稷。”

李瑕有些驚訝,轉頭看了趙衿一眼。

她大概小他兩歲,如今也有二十四五歲了,但卻還能說出如此幼稚可笑的話來。

“你要造反,殺人放火早晚沒有好下場,若要招安,條件可以與我談。”趙衿又道。

“與你談?”

“對,大宋國事由賈平章做主,他聽我的。”

李瑕倒沒料到趙衿能說出這樣一句話來,略略沉默了一會,翻出了他擬好的條款,遞了過去。

他不願與趙衿這等沒見識的小姑娘再多說,起身,準備讓她走。

就這些讓趙宋稱臣、歲幣、蜀人歸蜀、讓唐軍駐兵江陵的條件,她顯然作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