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奴又招過陳元彬,閒聊道:「聽說,你們當年面對金人也是這樣,低聲下氣,小心面對,生怕起衝突是嗎?「

雖然只與宋廷議和幾個月,他卻很享受那種有求必應的感覺。

想要歲幣就拿,想開榷場就開,想在鹿門山修堡壘就修,現在都提兵到呂文德面前了,呂文德也只能用嘴請他離開「

「總管說的是。「陳元彬小心賠笑道:「當年金人南下把趙宋兩個皇帝和宗室女眷們都擄到北方去行牽羊禮了,趙氏嚇壞了。「

百家奴笑了起來,道:「呂黑炭一一死,宋亡不遠了,少不了你的好處。

「總管放心,呂黑炭肯定要死。小人跟了他八年,他是什麼樣的人小人最懂。「

百家奴很感興趣,道:「說說吧。「

「是。「陳元彬諂媚一笑,湊到馬前,細細說起來。

「八年來小人每日都聽他念叨要除掉李瑕,他這人,最見不得有人的功勞高過.他......「

~~

「咚、咚、咚、......「

站在呂家軍後陣的宋軍部將何復聽著那戰鼓,漸漸煩躁起來。

單名一個「復「的人,在呂文德軍中有很多。

因為京湖兵馬大多都是當年孟珙留下來的部將以及部將的子弟,尤其是三十歲左右的那一批人,起名正是孟珙最有希望恢復中原之時。

再往上追溯,孟珙的曾祖孟安、祖父孟林則是岳飛的部將。

宋廷雖然不想北伐,但這些軍人就是這樣一代一代把恢復之志傳下來,祖父傳給父親,父親再傳給兒子。

不過,不可避免的是到了何復這一代這種志向已經淡了很多了。

何復給兒子起名,便起作何錦繡,希望兒子長大後能做出錦繡文章,或過上珠玉錦繡的日子。

反正與元廷已經議和了,馬上也要平定李逆,往後是太平日子。

然而,這日看著元軍兵馬越來越近,祖、父留在何復身上的某些念想就像火苗一樣忽然冒起來。

三里、兩裡、一里......騎兵揚起的塵煙飄散過來,塵土甚至落在了何復的臉.上。

「呸。「

吐出嘴裡的塵土,何復瞪大了眼向東看去。

他站在宋軍最東的方位,待那些塵煙下落,甚至能看到最前面一排元軍騎兵臉上的表情。

那種傲慢的、輕蔑的,屬於勝利者或掠奪者的表情,高高在上的。

何復感到了威脅。

「蒙虜到境內了,堵在大軍與襄陽城之間了。「

出身於京湖軍中,來自於他的家教,甚至來自於血液裡的某種對敵人的警惕泛上來,讓他背上的雞皮疙瘩都泛起來。

手握住弓,何復下意識就想持弓與元軍對峙。

但,中軍傳來的命令卻是不得擅啟邊釁。

「宋元有盟約,元軍很快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