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瑕與劉元禮前後夾擊的宋軍營地是在一處名叫「長崗嶺」的山坡上。

再往西數里便是九天玄女洞,山勢一直向北綿延到漢江邊,形成了天然的包圍圈。

長崗嶺營地內的便是呂文德佈置於此以防止李瑕向西逃竄的兵馬。

直廝殺到將近中午,劉元禮終於聽得一聲歡呼。

「陛下!」

他連忙驅馬而上,奔到這低矮的山坡之上,便看到了李瑕的旗幟。

終於匯合了,比預想中久。

劉元禮彷彿回到了當年隨劉黑馬與餘玲交手之時,體會到了宋軍守營時的頑固。

但總算還是殺破了宋軍的防線,他穿過還混亂不堪的陣列,見到了李瑕。

「臣護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劉元禮這還是第一次在李瑕稱帝之後見到他,眼眶一紅,顧不得還在戰場之上,又迅速說了幾句心聲。

「金亡國三十餘年,臣終於......終於看到中原有了正統皇帝,喜不自勝!」

這話聽起來有些矯情,劉元禮卻是出自真心。

旁人說他是遼太宗耶律德光之後,但契丹皇氏自認為劉邦後裔,因此劉黑馬叫劉黑馬,而不叫耶律黑馬。

李瑕未起勢之時,劉家已經是「劉家」兩三百年了。

這就是一箇中原劉姓人家,在失去了皇帝數十年之後,終於失而復得的心情。

在匆忙的戰場上,劉元禮翻身下馬,跪地行了禮。

「陛下連讓臣到長安覲見的機會都不給。

「五郎免禮,你救駕有功,當有重賞。」

「謝陛下隆恩。」

劉元禮迅速地抹了抹眼,起身上馬,很快又恢復了平素沉穩、不多話的樣子。

李瑕指向東面,道:「看到了嗎?」

「宋軍增兵了?」

劉元禮抬起望筒,對著數里地之外騰起的滾滾塵煙望去,動作滯了一下。

他放下望筒,道:「元軍?怎麼會?」

「鷸蚌相爭,漁翁來了。」

李瑕一直處在宋軍的包圍之中,自然不可能知道包圍圈之外宋軍是怎麼讓元軍渡過的漢江。

只能作大概猜測或許是因為鹿門山樓場......

劉元禮愈發訝然。

「臣以為呂文德敢令全軍衝鋒,該是已杜絕了被元軍趁火打劫的可能。」

「聯原本也以為如此,還去見了呂文煥,以確保他有理智。」

「......」

劉元禮搖了搖頭。

呂文德成名之時,他才七八歲,也曾視呂文德為大敵,今日難免有些失望。

「一代名將,怎能有如此疏忽?三方對峙,便是小兒也該知當以穩妥為重。」

三方交戰,忽然有一方犯了連小兒都不該犯的錯,讓劉元禮感到十分難辦。

他環顧了四周一眼。

此時長崗嶺上的宋軍將旗已經被奪下了,宋軍士卒被隔絕為兩部分。

臨山的那部分開始向後撒,臨江的那部分大多選擇投降。

更遠處,其它部的宋軍正在包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