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已在西面開始,呂文德自從包圍李瑕之後,每日都有進攻。

攻勢雖不猛烈,但呂文德的目的在於燒燬戰船與糧草、使他們難以長期支撐。

「宋軍又進攻了。「房言楷大急,忙道:「別讓陛下再上來了。「

李瑕才走出船艙,聽得動靜,卻還是不慌不忙地向這樓櫓上的高臺走了上來。

「陛下,宋軍有砲石,高臺危險。「

「萬一像蒙哥一樣被砸下去是吧?「李瑕道,「不要緊。「

「陛下既然還記得蒙哥,還請引以為戒。舍萬乘之軀而逞小勇,古人所不取也!「

「已經沒有上戰場了,房卿也知道,這一仗我們是以穩妥為重……望筒給我。「

李瑕顯得很從容。

旁人只當他是故作鎮定,可事實上被包圍之後他還常常有心思躲在船艙裡陪閻容與唐安安,彷彿是來幸遊襄陽一般。

當然,自信與狂妄之間的界限常常容易被模糊,倘若李瑕真的被呂文德殲滅於此,他所有的後手與佈置就全都無用了。

只有成敗才能論英雄。

房言楷的憂慮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這日便有幾艘小船殺破了唐軍的防線,直衝到了李瑕的戰艦前……

~~

呂文德是棄了船隻從陸路繞到唐軍的背面,只搶下了上

遊諸城的船隻百餘艘,因此只能透過岸邊放箭、造浮橋接舷戰、從上游拋下巨木等方式與唐軍交戰。

但他搶下了谷城縣、有地利上的優勢,兵力又是三倍於李瑕,開戰後漸漸便佔據了上風。

唐軍負責最西面防線的將領是王蕘,左支右絀,終於在宋軍的強攻下被撕開了防線,讓宋軍的小船衝到了陣中。

宋軍不由士氣大振,一片歡騰。

一艘戰船上,大宋宜城知縣阮承恩見此情景,大為激動,拔出佩刀,喊道:「平賊!李逆假天子恩幸,禍亂天下,殺之!殺之!「

當年吳曦叛亂,蜀地仁人志士奮起反抗。如今李瑕再叛亂,遭過大屠殺的蜀地已沒有那麼多仁人志了。

但荊湖還有。

阮承恩自幼飽讀詩書,學的是忠君報國,自是容不下李瑕這種亂臣賊子。

這次,呂文德率師討逆,路過宜城,阮承恩散盡家財招募兵馬追隨呂文德平叛,並且在佔有下谷城後日夜督促,改造了他腳下這一艘戰船,並在戰船上造了砲車。

終於,竟是真讓這位文官知縣率部衝過了唐軍的防線,他站於船頭看去,唐軍中最大的那艘戰船一點點出現在了前方。

「李逆就在那裡。「

「裝砲!裝砲!砸毀李逆的戰船……「

很快,大石頭、瓷蒺藜火球紛紛被裝在砲兜上。

阮承恩大為激動,親自衝到船頭,以佩刀指著李瑕的戰船。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

「轟!「

一顆炮彈砸了過來,巨力把阮承恩的腦袋擊得瞬間粉碎,血肉亂濺。

炮彈卻還在向前,「嘭「地把這艘小戰船擊成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