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利益大到能滿足一個人整個人生的追求,那君臣綱常也是可以顛覆的……

“這一仗房卿如何看?“李瑕聽過戰報後問道。

“陛下自有定計,臣拾遺補闕一二。“房言楷很謙遜,欠了欠身,用一隻手攏住另一隻手的袖子,在地圖上指點起來。

“呂文煥親自趕到均州防守,可見陛下的戰略都還順利。

但臣只想提醒陛下,倘若呂文煥佯敗引誘陛下追擊,懇請陛下萬莫冒險太過深入。“

李瑕笑了笑,道:“放心吧,出發前都答應過眾卿了,這一場仗我要用穩妥的打法。“

房言楷稍稍鬆了一口氣,一思量,卻發現李瑕根本就沒有正面回答。

於是他又道:“臣擔憂的不是呂文煥,甚至呂文德誘敵深入,包圍陛下。而是萬一他們提前提醒蒙元。“

在地圖上的丹江口的下游之處,手指劃了一個圈,房言楷又點了點潼關等幾處防線,道:“一旦蒙元得知陛下被包圍在此,必聞風而動,瓜分戰果。“

“房卿認為呂家兄弟會透露訊息?“

“當他們沒有信心擊敗陛下,必引蒙元為援。“房言楷捻著長鬚,又道:“臣不妨設身處地從趙宋朝廷推測當前局勢……“

“也好。“

“陛下出身帝胄,戰功卓著,復興大唐,早晚必將取趙宋而代之。於宋廷而言,陛下是心腹大患,不可不除。至於蒙元於宋廷而言,不過胡虜而已,胡虜難以統治中原,最多如遼、金一般割據一方。“李瑕微微嘆息了一口氣。

他知道元朝會滅宋、統一天下。但當世也只有他一個人會這麼想。這是一個他非常容易忽略的認知差。

很多時候,李瑕會無意識地以為哪個宋人會站在自己這邊,以為他們能意識到忽必烈的威脅。但不是。

最可怕的就是這種帶著現代人的意識去想當然地認為古人什麼怎麼想,非常危險。

李瑕一直提醒自己這很危險,但他有時還是會忘了。

這次,他想用最快的速度打垮宋廷的鬥志,讓宋廷求和、承認他的帝號、給出好處……他考慮這些的時候,是考慮到了宋、元之間相互牽制的關係。

但,可能考慮得有所偏差。

房言楷的提醒確實有道理。“陛下萬不可低估宋、元聯合出兵的可能性。有些戰術,在臣看來還是冒險了。“

“……“

戰船就這樣緩緩行駛在漢江上。

親征的李瑕彷彿比以前惜命了許多,雖說是順江而下,卻根本沒打出順江而下的速度優勢。

到了八月十三日,唐軍都還未抵達丹江口的戰場。似乎想過了中秋節再開戰……

“陛下不會是想在中秋夜偷襲宋軍大營吧?“

最前方的一艘戰船上,張順觀望著前方的江水,向張貴低聲問了一句。

兄弟二人是這一戰的先鋒將領,雖都是身材矮小,只披著輕便的皮甲,但站在搖晃的甲板上就如釘住一般。

“中秋夜偷襲?“張貴反問道:“大哥一說我才知原來還有這樣的辦法。“

“太容易被敵方猜中了。“

下一刻,有軍令官趕上來,將一封密令遞在張順手裡。

張順快步趕到一邊,開啟軍令一看,臉色一訝。

他認為這麼打是不妥的,卻是二話不說,大聲喝道:“末將領命!必定破敵!“

*********

“中秋偷襲,呂文煥想必很容易猜到吧?“

“是啊,他們看我以前喜歡愉襲,會覺得很容易猜中我的心思。“

下達了軍令之後,李瑕與房言楷談及這一場交鋒戰,都顯得非常平靜。

房言楷撫須道:“那隻看呂文煥會不會故意敗上一場、吸引陛下深入了?“

“嗯,他貪不貪心,上不上鉤,從這第一戰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