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漢水兩畔的風景正應了陸游的那句詩。

“漢江天外東流去,巴塞連山萬里秋。”

有一名老者拄著柺杖緩緩走在漢中城郊,見迎面有一對父子分別挑著擔子走來,笑呵呵地道:“今年收成好啊?”

那對父子雖不識得這老者,但見其笑容可掬的模樣,遂停下腳步,做了回應。

漢中一帶治安良好,民風淳樸,陌生人之間少有防備,往往碰面就能交談。

“老丈吃過了嗎?額在路邊摘了些果子,吃點?”

“不用不用,老朽就想問一問,今天是哪一天啊?”

“今天啊,今天是大唐建統元年八月初九。”

老者自語道:“大唐建統元年,大唐建統元年……倒真能讓人感到像是在五代更迭之前的大唐啊。”

名叫郝二富的農人憨厚地笑笑,應道:“可不是嘛,連著兩年大豐收了,可不就是盛世嘛?”

“黃曆改了?”

“改了!”

郝二富放下了手中的擔子,從包裹裡摸出幾本嶄新的黃曆,下面還帶著幾張報紙。

他將其中一本遞給老者,笑呵呵地道:“朝廷發的新曆,農時可準了,說前天是白露,當天晚上我光著膀子真就著了涼。”

“當然準啊。”老者低聲感慨了一句,有了敦守敬推行新曆,又如何會不準,但他卻是擺手道:“老朽怎麼好拿你的東西?”

“老丈拿著吧,我住在外城安居坊,坊正讓我幫忙發的。”

郝二富道:“得讓所有人都知道發了新曆,老丈回頭只要能拿著它教人日子就好。”

“好,好。”

老者本已在袖子裡摸到了幾枚銅錢,想了想卻沒有掏出來,問道:“安居坊,你是住在工坊不遠吧?”

“是啊,農閒時我也在工坊裡幹活,工錢能供我家狗兒讀書咧……”

“爹。”一直站在後頭沒有說話的少年忍不住道:“都說了我改過名字了,郝興邦、郝興邦,爹你得記住我的名字啊。”

“知道了,爹這不是一下子說順嘴了嘛……”

父子倆對話時,老者摩挲著手裡的黃曆,看向了漢江,忽感慨道:“這麼多戰船,怕不是要打仗了?”

“老丈放心,不會在漢中打仗的。官府張了榜,說是要討伐趙宋狗朝廷哩。”

“那這是要沿著漢水而下打襄陽吧?這兩日怕是就要出發吧?老朽想送些吃食給我大唐將士。”

“那就不知道了,這哪是我們小老百姓能知道的啊。”

“官兵可有加賦,多徵你們的糧食?”

“還按今年的糧稅納哩,本來說是過五日再納,前日有官兵上門來收走了。”

“我聽說秦王……不,如今是皇帝了,已經到我們漢中嘍?”

“對!”郝二富興奮起來,連連點頭不已,道:“御駕進城的時候,我還遠遠看到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