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聚眾(第2/2頁)
章節報錯
因此這日見了面,江萬里馬上便讓聞雲孫來扶他,道:“前年因賈似道專權,朝中清流多受打壓排擠,以致今日滿朝無一人能主導朝堂反對議和。這次,宋瑞你就莫參與了,保全官位,以待來時。”
聞雲孫搖了搖頭,道:“學生不該違背本心,若這次妥協了,下次豈非便與那些賣國求和之輩一般?懇請老師允學生一同上書。”
江萬里一邊走,一邊眯著老眼望著宮城,嘆息著道:“也好,也好.....走吧,老夫這就去求見太后。”
“老師一路遠來,還是去歇歇才妥,不如明日再求見太后?”
“不了,不了,國事如此,如何還能歇得安心?”
雖說是擅自還朝,但江萬里自創立白鷺洲書院以來,已培養了許多進士,聲望極重。謝道清很快便答應了接見他。
至於其它士人,皆聚在闕門之外等待。
這裡便是之前關賢六君子伏闕上書的地方。
隨著江萬里被召入宮中,越來越多計程車人們便聚了過來聲援。
有人議論著,也有人沉默著。
“若我等不來,豈非教那些苟且乞和之輩以為大宋再無主戰之人。”
“苟且乞和?戰敗危急之時苟且乞和也就罷了,如今尚無戰事,分明是賣國求榮!”
“有人盼的是開榷場,有人盼的是貪墨軍費,有人盼的是升官發財.....如何不是賣國求榮?”
“我聽說,秦王正在攻河套?”“不錯,當此時節,豈可議和。”
當這些書生士人聚集到了一定的人數,也不知誰透了一個訊息。
“奉表稱臣?不可能吧?”
“怎麼可能奉表稱臣,自古從未聽說過有斬殺虜主、收復失地卻還要奉表稱臣的道理。”
“不錯,蒙哥尚且死於我大宋將士手中。”“伏闕上書,伏闕上書!”
“敲登聞鼓,我要伏闕上書.....”
這些議論國事的聲音越來越多,眾人越來越激憤。
忽然,宮城門大開,密集的腳步聲響起,帶著盔甲碰撞的聲音。
一隊隊御前軍執刀圍了過來,甚至還有人抬起了弩。“爾等書生欲聚眾造反不成?!散了!”
“我不是書生,我乃朝廷命官,我有奏摺要上達天聽,然而言路阻塞,只好伏闕上書!”
“讓開!”那御前軍統領大吼道,“沒人阻塞你的言路,但再敢聚眾宮城,視同謀反!”
其實他說的未必有錯,趙禥是根本不看奏摺的,很可能沒人攔這些奏章。
但這改變不了眾人的激忿。“我等要伏闕上書!”
“伏闕上書...”
“抬弩!”
“退開!再不退開放箭了!”
“....”
忽然,聽到有人大喊了一句。“都讓一讓!王將軍來了!”
不知為何,因“王將軍”這三個字,左闕門馬上就安靜了不少。
卻有人疑惑地議論起來。“王將軍?哪個王將軍?”
“莫非是釣魚城斬殺蒙哥的王將軍?”
“.....”
御街那邊,已有一隊人走了過來,為首一人步履維艱,顯得十分蒼老,但身姿卻又透著一股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