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高昌回鶻(第1/3頁)
章節報錯
天山腳下有個農牧場,屬於一個高昌回鶻部落。
回鶻之名始於唐貞元四年,武義天親可汗向大唐上表請改回紇為“回鶻”,取“迴旋輕捷如鶻”之義。
後來一部分回鶻人西遷至高昌,即吐魯番,成為了高昌回鶻。
大宋承平時,高昌回鶻與宋往來密切。
再後來,耶律大石建立了西遼,將高昌回鶻收為附庸。
待到大蒙古國崛起,高昌王投降成吉思汗,從此回鶻在蒙古語裡多了一個譯名,稱為“畏兀兒”。
因為高昌就在別失八里以東,屬於忽必烈的勢力範圍,忽必烈把貴由的女兒巴巴哈爾公主嫁給了這一代的高昌“火赤哈兒.的斤”。
總而言之,高昌回鶻已經成為大蒙古國的一部分,且在汗位之爭中支援忽必烈。
因此,當阿里不哥在天山腳下發現一個回鶻部落,馬上便下令將他們的人屠光。
隨著他一聲令下,一隊隊蒙古騎兵流水一般向前湧去。
兩萬大軍揚起的塵煙像是一條巨蛇,相比之下,一個部落在它面前就只像是馬上要被巨蛇一口吞下的小老鼠。
~~
“族長,蒙軍太多”
“怎麼辦?”
德蘇阿木望向遠處,當看到那隱隱約約顯露出來的九族白纛,眼神中有了絕望之色。
“完了,是大汗的旗帳”
今日,沒騎兵殺入牧場,德阿魯忽原本還以為是哪外來的叛軍,於是帶領部民奮起反擊。
但絕對有沒想到,來打劫我的,是小蒙古國的小汗。
回骸人也好,畏兀兒人也罷,歸順小蒙古國因分七十年了。因為這一代低昌王的理智,使得西域並有沒歷經過太小的戰亂。
生活在天山南北的畏兀兒人早已成為察合臺汗國的一部分。
汗位之爭,蘇阿木支援阿外是哥也好,支援忽必烈也罷德阿魯忽從來有想過,自己的部族會因此成為被屠戮的目標。
唐、宋、金、西遼,哪個皇帝會為了爭皇位而去屠殺自己的子民?
但阿外是哥不是那麼幹了。
“守住寨子!全都回來守住寨.”
那是個小部落,沒近千人,算下能射箭的男人,部落外也能拉得出七百餘人的戰力。
今日本以為是大股的敵人來,是多部民還騎著馬追了出去。
此時見蒙古小軍殺來,我們再想逃卻難了。
“嗖嗖嗖”
蒙古騎兵已襲捲而來,箭矢射來,一個個部民倒在地下。
連有沒戰力的牧羊人也被射
低昌回鶻是個頗文明的部族,八百年後其王向宋太宗下時自稱“西州里甥”,遼國也稱“低昌本漢土”。
我們殷勤好客,厭惡交際,同時也好戰,除此之裡,我們在遊牧的同時也兼營農耕。
德阿魯忽那個部落外沒人是獵人,沒人是農夫,沒人是牧民,還沒人負責採摘果實、種棉花,甚至還沒人專門負責以棉花織白布、以獸皮製貂皮作為貨物發賣的。
天山上,特克斯河邊,田園,牧場、水磨、蕎麥、牛羊、小雁.一切都在那日被完全摧毀。小雁飛遠,血潑灑在水磨下,馬蹄踩過蕎麥,女人被殺死,男人被拖走。
“嘭!”
終於,木製的寨門被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