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報皇恩(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轉頭眺望著長安城,想到收復長安時未能親眼目睹,若有朝一日能收復開封,豈能錯過?這比金榜題名還要讓人向住。但已受了金榜題名的皇恩渥重
最後,陸秀夫還是深深一揖,道“此身已許大宋社稷。”“也好,不強求。”“多謝節帥。”
“你幫我帶封奏摺回臨安,我欲迎官家遷都長安,官家若應允,一個月內召告天下,示天下人收復中原之決心,我可答允你再不反宋,誓佐大宋中興。”陸秀夫一愣,脫口而出道“真的”
“你為大宋爭取到的。你說深重皇恩,此行足以報答趙家天子了。”這日,陸秀夫捧著一封公文出了長安,不由又喜又悲。
喜的是終於在不可能之中掙得了保大宋宗社的一線渺茫生機,悲的是他明知官家不可能答應。但必須全力一試。萬一做成了呢
江船順漢水、長江而下,陸秀夫幾乎是以最快的速度趕赴臨安,一刻也顧得不歇便求見了恩師江萬里江萬里見到陸秀夫,先是嘆惜一聲。
他本去信陸秀夫,希望能控制利州到劍門關局勢卻沒想到人已經回臨安了。再看過李瑕的奏摺之後,江萬里良久無言,嘆息連連,有些無奈地連夜召官員商議。有人喜不自勝。
“今我大宋疆域為南渡以來最廣,據守關中,收復汴京指日可待。眼下只須答應李瑕,即可由危轉安,還有何可猶豫”
“我只看到李瑕悖逆,為人臣子,威脅官家,跋扈至極矣。”“他便是料定我等不敢讓官家遷都”“那我們便遷都,逼他騎虎難下。”
“他有何騎虎難下不過口頭與君實一句承諾。”“假的。”“君實,你如何看”
陸秀夫道“我信節帥的人品。他雖是不信官家敢遷都,但若官家敢遷,或許能打動”“沒用的。”眾人紛紛搖頭。
“他允諾有何用?關中有多少北人,怎可能安全讓官家抵長安?
“李瑕說口空白牙一句,根本做不得算,官家若詔告天下,反而不能再反悔,威名掃地矣。”“故而說不必答理他。
“諸位!半壁江山啊,不值一搏嗎?!我們想召李瑕還朝,何不敢到長安鎮壓他!!!”“可能嗎”
“別理他,他想害官家。”“萬一呢”
但凡有理智的官員都認為不必理會李瑕。
唯有個別心思簡單的年輕官員認為值得一試,讓陸秀夫面呈天子。陸秀夫等整整七日,終於能隨江萬里進宮啟稟官家。
這之已是五月初八,離李瑕說好的一月之期僅剩兩日,但滿朝似乎所有人都像是忘了這事…這也是新帝登甚以來,陸秀夫初見面聖。
他聽說過許多關於新帝的傳聞,作好了心理準備但當真看到趙褸進殿裡,還是吃了一驚。不敢相信眼這個萎靡不振、腳步虛浮的病瘦青年就是當今官家。“江相公又有何事”
江萬里道“稟陛下,還是為李瑕請迎陛下遷都長安一事。”
陸秀夫知道,李瑕是料定了趙湛不可能敢,這麼做為的是斷掉許多人對大宋的期望。但如果官家能展示出足夠的氣魄來,也許李瑕會改變想法。半壁江山,至少也該……“朕不去長安,朕只在臨安。”趙道“想都不要想。”
江萬里道“但再不拿出決意,李瑕馬上便要反叛自立了。”“這麼大的事,怎麼能來問朕”趙褸道“國事該由賈相公處置。”“陛下,老臣認為”
“別認為,朕絕不會去長安的,江相公一直來問,還不如去請出賈相公商議。”“
陸秀夫閉上眼,回想起吳澤那一句“這就是弱主弱國的無奈了”。~~
日子在臨安的繁華與平靜中過去。
到了五月底,陸秀夫知道李瑕已得知趙沒有詔告天下遷都長安,且即秦王位的準備也差不多做好了,臨安的反應也試探了,境內的大宋忠臣也試探了。
群臣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寫信,但就連他陸秀夫都回臨安了,幾封信顯然阻止不了任何事。六月初一。
陸秀夫在樓臺上獨坐了一整日,一直抬頭看向天空。他在猜想遠在長安的李瑕應該正在即秦王位了。
那最快也要半個月後,臨安才能得到訊息。至於現在,很多人還能抱著僥倖心想李瑕也許沒有這麼做。不知大典該什麼模樣,想必很檢樸簡單。“錯過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