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陽大營趕到藍關大概是三百三十餘里路,信馬一路不歇一趟須走二十個時辰。

兩千人行軍則完全不同於單人匹馬趕路,必定會慢上非常多。

林子只給將士們二十四個時辰。

正月二十八這日夜裡,他從合陽大營到下游集結了兩千兵馬,開始向藍關行進。

出發時看了天色,是丑時三刻,他們決心趕在正月三十日丑時之前抵達藍關。

若能抵達,這樣的行軍速度稱得上不可思議。

累當然會很累,但其實士卒們什麼道理都明白。

他們的家小和家業都在關中,父母妻兒正避在各個城池裡,不久前剛分了田地建了屋舍,當然不能讓敵軍殺進來。

“出發!”

“我們已經連勝了兩場大仗,馬上就要擊退蒙虜了,都咬咬牙撐住,打好最後一戰!”

“火把打起來,連夜趕路……”

將官們一直吆喝,激勵著士氣,聲音漸漸啞掉,越來越喘。

士卒們則無人說話,只管悶聲趕路。

腳步聲陣陣,似在訴說他們的焦急……

~~

藍關。

“敵襲!”

吳澤還在對栓娃說“我們這一路是最難打的”,忽聽得一聲大喝,整個人已被摟虎撲倒在地。

混亂中,栓娃已舉著號角吹起來。

號角一響,一個個枕戈待旦的宋軍士卒從營房中跑出來,衝上城頭。

“栓娃,好樣的!”

“噗。”

箭雨射來,望臺上叮叮噹噹,全是箭雨射落的聲音。

號角聲突然停止,栓娃已倒在地上。

“栓娃!”

“殺敵!殺敵!”

突兀而且混亂,吳澤甚至沒時間悲傷,已開始隨著摟虎殺敵……

越來越多的蒙軍已在黑暗中躍上城頭。

若非有吳潛事先提醒,宋軍將士們也許很可能像大理君臣看到蒙軍從蒼山躍下來時一般瞬間心神崩潰。

即便如此,突然遇襲的戰鬥自然是不好打,宋軍的傷亡遠比平日守城時要多得多。

藍關似乎已有要失守的架勢。

吳澤也覺得絕望,但想到不久前自己才口口聲聲與栓娃說要撐得比蒙軍更久,現在栓娃死了,自己卻要辜負他?

說的全是哄他去死的鬼話?

胸臆中有股怒氣。

吳澤一邊殺敵,一邊大聲激勵著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