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蘭州(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瑕是在九月初決定出兵佔據河西走廊。
在九月中旬,他完成了兩萬騎的調集以及輜重的準備。
之後,他與李曾伯各領一萬人,分頭出兵。
李瑕走東路,攻會州、六盤山等地;李曾伯走西路,攻河州、蘭州等地。
阿術戰敗的訊息都尚未傳出,宋軍騎兵已然殺至,這種突襲確實是勢如破竹,只在十月初,他們便已掃蕩了隴西北部。
但蒙軍素來是不注重防禦,戰事之初的攻城掠地並不值得欣喜。
一個不慎,很可能像夏貴一樣大敗而歸。
宋有淮河、長江為屏,經得起那樣一次大敗,李瑕卻經不起。
他必須儘快擊敗在涼州的蒙軍才算佔得先手。
再打一次大勝仗,還可讓北地世侯人心惶惶。
因此他下一步便是與李曾伯準備合兵蘭州,渡過黃河,直撲涼州。
“傳令下去,出發,蘭州。”
行軍號再次響起,才攻下六盤山行宮的宋軍紛紛上馬。
“快!西進,西進……”
~~
蘭州有“聯絡四域、襟帶萬里”之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黃河如果在這裡直接向東南流,穿過隴西、關中,便可以形成一條直直的河。
但黃河不肯。
它一定要向東北方向彎折,形成一個“幾”字形,再拐向南,滋養河套,分割關中與山西。
蘭州便是在這“幾”字彎上的一顆明珠。
它古稱“金城郡”。
唐末,蘭州被吐蕃佔領;李元昊擊敗吐蕃後,蘭州歸為西夏;宋神宗年間,大宋曾收復蘭州;但在紹興元年,蘭州被金國攻佔;一直到蒙古滅金。
吐蕃、西夏、宋、金、蒙古……飽經數百年戰亂不休。
終於,大宋鹹定三年十月十二,一杆宋旗重新插上蘭州城頭。
那城牆很殘破。
蒙古人不愛修城牆,因此它還儲存著蒙古滅金時的各種痕跡,城垣被巨石砸塌,騎兵可以躍馬而過,火油燒出的裂縫能容人穿行。
風吹過沙土,露出城牆下的白骨。
二三十年的陳年白骨早已破碎,只是當年堆了太厚,須這樣一點點被風吹得才能顯現出來。
馬蹄踏過骨頭碎片,馬背上的李曾伯抬眼望著那杆宋旗,百感交集。
他說不出親手收復蘭州是怎麼樣的心情。
多少年來奢言收復二字,今日終於是收復了一座大城。
說歡喜也歡喜,那滿目瘡痍的景象又讓他歡喜不起來。
沒有想象中的百姓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場面,蘭州城內的百姓根本就不認識宋軍。
五百年間,它僅有短短五十年屬於大宋治下,且至此已過一百數十年。
所謂“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在這裡只不過是大宋將領的一廂情願罷了……
李曾伯望向大旗的這一眼之間想著這些,額上的皺紋彷彿更深了。
他抬起手,一揮,喝了一聲。
“進城!”
在宋軍騎兵進城之後,一隊隊民壯也運送著物資入城。
蘭州將是這些民壯此次西行的最後一站。